中新社漳州五月四日電 題:花開兩岸 促農業合作共贏
--海峽西岸經濟區紀行之四
中新社記者 路梅
“我們的蝴蝶蘭在臺灣研發品種,在漳浦培育種苗。這些花苗在歐洲市場尤為走俏,去年我們向東南亞及歐美地區出口種苗七百多萬株,今年預計將達到一千萬株�!迸_商張唐維在位于漳浦縣臺灣農民創業園內的大型溫室內,手捧著培育蝴蝶蘭種苗的玻璃瓶,頗為自信地對記者如是說。
四月十五日,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云林在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式上受權宣布大陸惠及臺灣同胞的十五項政策措施。其中一項為在福建漳浦、山東棲霞設立兩個臺灣農民創業園。
記者在漳浦縣臺灣農民創業園內看到,一排排溫室、一片片苗圃依山延伸,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為花苗澆水、分裝出口種苗等工作。
據創業園管委會主任盧沛倫介紹,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總面積一萬畝,規劃建設五大區:以花卉生產為主的中心區一千五百畝,果蔬生產示范區一千五百畝,以天福無公害茶葉生產及茶系列食品加工為主的茶葉生產示范區一千五百畝,以引進臺灣水產新品種及養殖新技術為主的漁業示范區一千五百畝,以及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的農產品加工區一千五百畝。
該項目首期規劃中心區一千五百畝,投資二千五百萬元人民幣,計劃用三年時間,實施“一二三”示范工程:建立一個農產品保鮮加工基地;設立科技服務和創業孵化兩個中心;設立生活居住區、農業生態示范區和生產示范區等三個功能區。建成臺灣農民創業的平臺、兩岸農業合作的平臺、農業科技孵化的平臺、兩岸感情交流的平臺。
盧沛倫指出,該區屬于典型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二十一攝氏度,年日照二千小時以上,年降雨量一千七百多毫米,無霜期大于三百六十三天,有“天然溫室”之稱,適合臺灣的花卉及農產水果的生長。
創業園還擁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它位于漳浦長橋農業科技園區內,在廈門和汕頭經濟特區之間,距市區二十公里,距廈門機場、廈門港六十公里,交通便利。創業園所在區域已形成“百里花卉走廊,千家花卉企業,萬畝花卉基地”,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重點花卉市場”,素以盛產荔枝、龍眼、香蕉、榕樹盆景、蘭花等亞熱帶水果花卉聞名于海內外,園區產業具有較強的亞熱帶園藝特色和發展潛力。
盧沛倫表示,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國家批準的“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年一屆的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花博會所在地,經過幾年的建設,初步形成以花、果、蔬、茶為主,科研,培訓、生產、加工、營銷、休閑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和對臺農業合作示范基地,并制定了維護臺灣同胞權益的優惠政策,為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統計,創業園內已有臺資企業三十三家,其中中心區已入駐十二家,總投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目前又有五個項目確定協議,近期將簽訂合同。盧沛倫表示,農業部、國臺辦批準建立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將有利于加快創業園建設進程,為臺灣農民提供新的發展機遇,也帶動當地農業向科學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兩岸農業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