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0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馬凱指出,29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我們取得的每一項舉世公認的成就都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研究和推進改革需要注意五個問題。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7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第六屆中青年干部經濟研討會在京召開。馬凱是在研討會開幕式致辭時作出上述表示的。馬凱指出,29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我們取得的每一項舉世公認的成就都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展望未來,我們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要真正地轉入科學發展軌道,走上和諧發展之路,走出一條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新型發展道路,關鍵還是要繼續深化改革,消除體制和機制性障礙。
馬凱強調了研究和推進改革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堅持改革方向,在“結合”上下功夫。我們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國家宏觀調控是新體制不可分割的兩個組成部分,共同構成新體制的質的規定性。如何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避免任何一種片面性,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二是繼續解放思想,在“創新”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是改革開放的先導,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凡是被實踐證明了的,不利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利于促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體制和辦法,都要逐步進行改革。特別要注意運用改革開放的實踐和科學發展的實踐來推動理論創新,再用理論創新去指導、促進改革的實踐和新制度的建立。
三是清醒認識國情,在“求實”上下功夫。改革不能從概念出發,也不能照搬國外的模式,必須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之路、發展之路。中國人口眾多,耕地、淡水、礦產資源等人均水平很低,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發展不平衡,二元經濟結構特點非常突出,目前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進行任何一項改革,都要充分考慮基本國情。
四是科學選擇路徑,在“可行”上下功夫。一項改革要取得成功,至少要抓好三個環節。首先是要對原有制度的弊端有深刻的認識;其次是要對新體制的目標或者模式有正確的描述;第三是要找到由“此岸”達到“彼岸”的“橋”和“路”。批判不能代替建設,目標不能代替過程,作為改革者,既要對舊體制進行批判,對新體制進行憧憬,更重要的是要具體策劃怎樣從舊體制向新體制過渡。
五是注重配套推進,在“兼顧”上下功夫。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濟關系、利益格局的調整,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重點突破、綜合配套、循序漸進。特別是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安排好低收入群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