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外代表人士工作室創新生長 激活國企統戰力量
“建議在科研總院成立DeepSeek大模型技術研究室?!?025年伊始,DeepSeek-R1模型發布,這項技術很快引起了民盟盟員、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盛湘新的注意。兩周后,以他名字命名的“盛湘新工作室”便提出建設專業研究室的建議,得到總院相關部門重視并部署下一步工作。此時,距離工作室成立不到四個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重要工作。作為科研人才的密集地,國有企業如何充分挖掘黨外知識分子這塊“富礦”?正如“盛湘新工作室”顯現出的作用,創建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已成為激發和凝聚這一群體智慧力量的重要統戰工作方式。
找到組織歸屬感
時間回溯到10年前。2015年6月,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召開一個月后,在中央統戰部和國資委統戰部共同推動下,首個中央企業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平臺“李衛工作室”,在中國鋼研集團掛牌成立。
李衛是我國磁學與磁性材料領域的專家,同時也是一名無黨派人士?!袄钚l工作室”不是李衛一個人的工作室,主體成員由集團內的統戰對象組成。在打擊“地條鋼”、稀土行業整頓和高質量發展、改革科技評價體系等方面,“李衛工作室”都做了大量高質量建言獻策工作。
2019年2月,中央統戰部召開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經驗交流會。會上,李衛表示,“通過以老帶新、以一帶多的典型引領,越來越多的黨外知識分子通過工作室平臺了解建言獻策、投身建言獻策?!?/p>
在建言獻策中,讓黨外知識分子找到組織歸屬感和成就感——“李衛工作室”的示范帶動效應持續顯現。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央企業已成立黨外代表人士工作室642家。
展現國企創新擔當
今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中央企業統戰工作會議。會議強調,加強黨外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深化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創建,引導黨外知識分子在重大工程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擔當重任。
“許多難題都是全新挑戰,但通過工作室平臺,跨領域專家的碰撞,總能找到突破口?!闭劦絽⑴c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秘魯錢凱港建設工作,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水規院)“姜俊杰工作室”的成員對記者談到自己的感受。
“姜俊杰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以九三學社社員、水規院副總經理姜俊杰的名字命名,匯聚了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4家單位的18名黨外人士,專業覆蓋水運設計、工程施工、對外工程等領域,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占比達90%。
“讓不同領域的高水平人才聚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小补穷^’?!闭劦焦ぷ魇业闹饕δ?,姜俊杰對記者表示。
在攻堅克難的道路上,“姜俊杰工作室”不乏同行人。中國中車集團采納“馮江華工作室”建言獻策調研課題合理建議,批建“中車中低壓功率器件產業化項目”,助力解決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器件自主化問題;安徽交控集團楊大海工作室助力本省高速公路碳排放標準和數據庫的建設……展現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國企擔當,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一直在路上。
黨委做好制度建設
構建人才資源樞紐,以黨外知識分子所能服務企業發展所需,這是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同時,工作室的建立和順利運行,離不開企業黨委對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工作的制度建設。
2022年,黨的二十大修改《黨章》,首次將領導統戰工作寫入國有企業黨委(黨組)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職責任務。
黨委如何搭好臺,讓黨外知識分子唱好戲?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集團)著力打造建言獻策工作室矩陣。自2018年建成首個黨外代表人士王新紅建言獻策工作室以來,集團在2022年再命名13個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領域涵蓋產業上、中、下游。
此外,中石化集團還明確黨外代表人士為領銜人、直屬單位黨委副書記為顧問、統戰部部長為聯絡人,堅持高標準組織跨領域跨區域交流,保障建言獻策的高質量。針對石油石化行業點多、線長、面廣實際,建設“同心圓”云工作室,設置10余個課題,形成揭榜掛帥、課題研究、評審發布等閉環管理模式。
“破圈”解決“民之關切”
除了服務企業發展,國企統戰工作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解決“民之關切”問題,一些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也開始“破圈”嘗試。
近年來,北京市豐臺區委統戰部發揮區域統戰成員智力密集優勢,建立區域央企和基層統戰工作建言獻策上下聯動的協同機制。2024年9月,在該機制的統籌協調下,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勘查研究總院(簡稱勘研總院)與民建豐臺區工委簽署共建協議,依托雙方平臺和資源優勢,共同開展課題研究,為政府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科學建議。
今年2月,作為研究煤礦地下水的專家,無黨派人士、勘研總院生態環境技術團隊技術總監李媛帶領著“李媛工作室”的成員,與民建豐臺區工委分工合作,確定《北京市城市地下水位變化規律及對建(構)筑物安全影響研究》的調研題目,關注北京地下水水位上漲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
同樣“破圈”的還有中國建筑“吳宜夏工作室”。該團隊走過北京、河北、山東、貴州、甘肅等省市百余個鄉村,主持鄉村規劃項目,助力打造了一批生態環保、產業創新、主題突出的美麗鄉村和特色旅游小鎮。
胸懷“國之大者”,服務發展所需。10年來,從助力國家重要項目建設、科技攻關,到關注城市發展、鄉村振興……一個個國企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不斷創新生長,成為一片片統戰工作實踐創新的試驗田,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廣泛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中國新聞》報記者李騰飛報道)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19日 20:20:17
- 2025年07月19日 17:07:57
- 2025年07月19日 16:12:33
- 2025年07月19日 14:43:35
- 2025年07月19日 13: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