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綜述:臺胞援建為災區學校重建注入新風——中新網
  • <option id="yuu6c"></option>
  • 妫f牠銆�|閺備即妞�|缁€鎯у隘|閸ヤ粙妾�|閸愭稐绨�|濞夋洘涓�|濞擃垱澧�|閸欑増鍜�|娓氥劎缍�|閸楀簼姹�|娓氥劎鏅�|閸楀孩濮�|閸楀孩鏆€|鐠愩垻绮�|闁叉垼鐎�|鐠囦礁鍩�|閹村じ楠�|閼宠姤绨�|IT|濞撳憡鍨�|濮瑰€熸簠|閺傚洤瀵�|婵炲彉绠�|娴f捁鍋�|閺佹瑨鍋�|閸嬨儱鎮�|閻㈢喐妞�|鐟欏棝顣�|閸ュ墽澧�|閸熷棗鐓�|閹靛婧€|English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中新綜述:臺胞援建為災區學校重建注入新風
    2009年05月08日 00: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社成都五月七日電 (記者 路梅)在“五一二”大地震中,有很多學校發生了垮塌,造成五千三百三十五名學生遇難或失蹤。以學校、醫院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設施重建成為災后恢復重建的重要任務。臺灣同胞對四川災區的援建項目中,中小學校占了大多數,他們從臺灣“九二一”大地震恢復重建工作中獲得的經驗及形成的理念為災區學校重建注入一股新風。

      記者在災區走訪了分別由臺灣國際佛光會、臺灣慈濟基金會和臺灣頂新集團援建的三家中學和小學,它們有以下幾個共同之處:

      首先,不惜造價堅固為先。在采訪過程中,最常聽到的話就是“在大地震時,學校絕對不能倒,必須是最堅固的建筑”。新建的學校都將抗震級別定在烈度八度以上,臺灣慈濟基金會援建的孝泉中學教學樓采用前后走廊的平衡結構增加樓體穩定性;頂新集團援建的“頂新新建小學”則將基腳加深兩米,將抗震級別提高到烈度九度。

      第二,人力投入不遜資金。這幾所臺胞援建的學校,并不止于資金到位,而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參與建設及質量監督。臺灣國際佛光會每隔一個月都要派人到所援建的彰明中學實地了解工程進度;孝泉中學更是有工作人員長期駐守,建筑師也每個月都前來與施工單位溝通細節,保證質量和進度。

      第三,環保理念貫穿始終。幾所學校在設計時都充分考慮了學校的歷史、周圍環境以及未來的發展。頂新新建小學的教學樓采用了環保的自然通風系統,并將在校園內建造生態池種植本地水生植物,集教育和環保功能于一體。孝泉中學的設計師為了保留校內古老的銀杏樹,將運動場的方位進行了調整,學校的中心區還將新栽種二十四顆銀杏樹,以承襲當地“二十四孝”之首的德孝文化典范。

      第四,持續關懷細水長流。佛光會組織了臺灣的師生與彰明中學聯誼,幫助他們走出陰影,星云法師還邀請彰明中學的師生前往臺灣交流,組織籃球比賽;頂新集團在校內成立了持續關懷辦公室,不僅將繼續推動環保知識的教育與普及,還將對困難學生進行經濟援助,甚至接納曾在這里就學的學生就業;慈濟志工表示,即使硬件工程竣工,他們與學校的互動也不會停止,慈濟要把這個緣分長長久久地延續下去。

      來自臺灣的援建者們常常提到臺灣的“九二一”大地震,那場十年前的大災難給臺灣人造成了巨大的傷痛,也留下了寶貴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經驗。他們將這些經驗帶到了四川,給四川的孩子們帶來的將是安全、環保、建設超前的美麗校園,而他們帶來的先進的人文、環保、教育理念,更將令這里的教師、學生獲益匪淺。(完)

    【編輯:邱觀史
      ----- 國內新聞精選 -----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