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中國面對吹捧自我減壓以防被“忽悠”——中新網
  • <option id="yuu6c"></option>
  • 首页|新闻|社区|国际|军事|法治|港澳|台湾|侨网|华人|侨界|华报|华教|财经|金融|证券|房产|能源|IT|游戏|汽车|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健康|生活|视频|图片|商城|手机|English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大公報:中國面對吹捧自我減壓以防被“忽悠”
    2009年04月02日 09: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漫畫:20國金融峰會應對金融危機 中新社發 宋學海 攝

    版權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4月2日電 香港《大公報》2日發表署名文章說,20國集團(G20)峰會今天在倫敦召開,胡錦濤主席在會上的發言將被在場人士和世界其它國家的領導人仔細研究,這是中國的國際地位所決定的。此時此刻,需要防止西方煽動一種“民意”,推高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值,迫使中國做一些更有利于西方的事,防止西方國家趁機將中國“擺上枱”。

      文章摘錄如下:

      20國集團(G20)峰會今天在倫敦召開,胡錦濤主席在會上的發言將被在場人士和世界其它國家的領導人仔細研究,這是中國的國際地位所決定的。此時此刻,需要防止西方煽動一種“民意”,推高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值,迫使中國做一些更有利于西方的事,防止西方國家趁機將中國“擺上枱”。

      這股輿論似乎是在贊揚中國的經濟實力,強調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但實際上則是要在國際社會造成一種“共識”,即中國應該拿錢出來,變相“套”走中國的外匯。上述分析絕不是中國人臆想出來的“陰謀論”。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其文章中建議,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貨幣脫鉤、可以避免內在缺陷的國際儲備貨幣,并提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機制。歐美傳媒對此的解讀是,中國想擴大在IMF內擁有的權利,于是便有人乘機附應說,IMF目前正在“救火”,需要注入新的資金,并進而要求中國大幅增加對IMF的貸款。

      其實,IMF此前并不需要成員國大幅增加貸款。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等國在過去幾年中償還了對IMF的欠款,而其它國家又礙于IMF在貸款時附帶的苛刻條件,不大愿意向IMF開口借錢。去年春,IMF總干事卡恩甚至在上任不久便決定為該機構“瘦身”,這是IMF自一九四五年成立以來首次顯著裁員,顯示出這個“國際金融消防局”的作用已大不如前。然而,一場金融風暴令IMF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東歐和巴爾干部分國家出現財政危機,幣值動蕩,不得不向IMF申請救助。

      正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歐盟領導人上月在一次峰會后表示,各國將向IMF增資一倍,提供七百五十億歐元的貸款,并且要求G20其它成員也“照方抓藥”,加倍向IMF提供貸款。

      中國顯然已經意識到,西方最近高調“贊揚”中國的經濟實力,稱中國有能力救世界,無非是為了塑造所謂的“中國神話”,將中國“擺上神枱”,使之迫于壓力而不得不大量“出血”。因此,中國已經開始“自我減壓”,中國駐英大使傅瑩日前便向傳媒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按人均計算,還不如德國、法國、意大利,因此給中國戴上“有錢”的帽子,中國民眾會感覺這是在“忽悠”中國。(施君玉)

    【編輯:官志雄
      ----- 海外華文報摘精選 -----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