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刷卡手機實現量產 可用手機為公交卡充值——中新網
  • <option id="yuu6c"></option>
  • 首页|新闻|社区|国际|军事|法治|港澳|台湾|侨网|华人|侨界|华报|华教|财经|金融|证券|房产|能源|IT|游戏|汽车|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健康|生活|视频|图片|商城|手机|English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IT新聞
      聯通刷卡手機實現量產 可用手機為公交卡充值
    2009年09月16日 08:28 來源:北京商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手機支付正在成為電信運營商的爭奪重點。日前,上海成為了全球首個刷卡手機批量使用的城市。此前,中國移動通過新的SIM卡實現小額支付和數據下載等多種功能,中國電信則與上海交通銀行合作,推出基于天翼手機引用平臺的新型電子支付產品。

      聯通刷卡手機實現量產

      在上周召開的GSMA 2009年亞太專題會議中,上海聯通宣布,新一代聯通派刷卡手機已經實現量產。

      此次由上海聯通、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推出的新一代聯通派刷卡手機,在原有“公交刷卡手機”的基礎上,利用手機的無線通訊功能,實現了手機上實時查詢公交卡余額、公交卡交易記錄,并在國內首創了公交卡空中充值功能,用戶可通過上海聯通預置在手機內的功能菜單,安全、快速地為公交卡賬戶充值。

      產品改良增加終端成本

      目前,國內手機支付主要有兩種模式。其中一種是以金融機構與運營商合作的手機支付方式,以金融機構為主導,電信運營商作為支付通道,用戶將手機號碼與銀行卡等支付賬號綁定,通過短信、WAP等形式利用銀行卡等賬戶進行交易。

      另外一種模式,是電信運營商為用戶提供一個賬號,用戶預先存入費用并從該賬戶中支付費用,或者電信運營商通過SIM卡和STK卡直接從用戶的話費中扣除移動支付交易費用。

      從技術方案上看,除了已在部分城市進行試點的NFC,中國移動主推的RFID-SIM技術在手機支付中也得到了應用。與NFC相比,RFID-SIM技術只需要更換SIM卡,不需替換手機,但同樣需要對終端進行改良甚至更換,這樣就會增加一定的成本。

      用戶使用習慣遠未形成

      經過近4年的發展,用戶對手機支付的使用習慣尚未形成。研究表明,用戶經常使用的手機應用服務中,手機支付僅占3.9%,遠落后于如手機閱讀、手機游戲、手機郵箱等其他應用。

      對此,易觀國際分析師張亞男指出,電信運營商應該與手機廠商或數據卡廠商深度合作,統一手機支付的技術標準,通過補貼或定制等方式,解決移動終端與手機支付不相匹配的問題。毛濤濤

      ----- IT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