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新聞社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長征二號F”型火箭有三種模式保證航天員逃生

    2003年10月15日 10:14

      中新網10月15日電 用于中國首次載人發射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有三種模式保證航天員在發生意外時能夠安全逃生,并首次采用了55項新技術。

      據火箭系統總體主任設計師張智介紹,這三種模式是:低空逃逸、高空逃逸和船箭應急分離。

      張智介紹說,安置在火箭最頂端的逃逸塔長約8米,形狀酷似一根巨大的避雷針,火箭的低空逃逸就是通過逃逸塔來實現的。低空逃逸是指起飛前30分鐘到起飛后2分鐘即火箭拋逃逸塔前,其中包括在發射臺上的逃逸。

      張智介紹說,上升段是飛船發生故障概率最高的時段之一。這個時段最危險的有三個區間:起飛至火箭離開發射塔架;起飛后約52秒左右的“跨音速”區,即氣流脈動壓力最大的區間;以及起飛后約68秒左右的“最大速度頭”區,即空氣動力最大的時刻。在這些危險區間,火箭一旦發生故障,以逃逸塔為動力的逃逸飛行器即拽著飛船的返回艙和軌道艙與火箭分離,這被稱為“有塔逃逸”。

      其他兩種模式的工作原理同低空逃逸類似。張智說,火箭拋逃逸塔到整流罩分離前(起飛后約200秒)可實施高空逃逸即“無塔逃逸”,由4個高空逃逸發動機和2個高空分離發動機為整流罩提供動力,從而帶飛船離開箭體;整流罩分離后到船箭分離前(起飛后約584秒)如果發生故障,可實施船箭應急分離。飛船成功逃逸后,將降落在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到陜西榆林約800公里的范圍內。屆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應急救生大隊將迅速出動直升機進行搜救。

      據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指揮黃春平介紹,這枚火箭首次采用了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和船、箭、塔組合體垂直運輸的“三垂”測試發射模式,改變了過去水平總裝、水平運輸的模式;首次采用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技術,其中先進的光電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弱信號的遠距離傳輸技術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據新華網,曹智、白瑞雪)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