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新聞社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臺灣頻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臺灣媒體評價中國航天史揭開新一頁意義重大

    2003年10月16日 18:09

      中新社香港十月十六日電 綜合臺北消息: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成功升空并順利返降內蒙古中部草原,島內傳媒對此高度關注,接連兩日緊貼追縱全面報道,多家報刊還發表社論、短評等文章,多角度分析神五升空的意義,強調“神舟五號”,“成功寫下中國航天史新頁”,“標志中國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邁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

      《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累積四十多年的太空研究成果,大陸終于將載人宇宙飛船送上太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實現太空飛行,雖與太空強國仍有一段距離,但已躋身太空大國之列,綜合國力高度提升。

      社論強調,大陸傾力從事太空發展,對提高信息技術、航天材料、電子設備、系統集成等科技水準具有推動作用,并將太空科學轉化為產業,如通訊、導航及相關制造業、服務業,對國力之提升極具正面效益;反觀島內,扁當局主政之后,施政總目標在于助使陳水扁連任,導致內耗靡有已時。海峽兩岸一邊向上提升,一邊向下沉淪,該報憂慮“長此以往,臺灣將伊于胡底?”

      《工商時報》題為《遨游太空與心胸》的社論指出,世人關心大陸發展太空的雄厚潛力,大都著眼于軍事和戰略意義。然而,大陸躋身太空菁英俱樂部,似乎不應被窄化、矮化為只是軍事實力的擴充,更不應被期待只是制衡美、俄太空擴充的工具。經過近半世紀的努力,遨游天際夢想終于兌現,不屈不撓的毅力、為了大目標舍棄自我的團隊精神,以及來自經濟、科技、研發層面實力的展示,更是大陸足以自傲,世人必須特別注意的地方。

      該報另一篇題為“中國太空科技邁向商品化”的新聞分析從經濟角度指出,大陸萌芽的太空科技,坐擁的卻是龐大商機,光是運載火箭和衛星應用方面就有著驚人的市場需求,預計二○○五年大陸衛星應用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一千億元人民幣。此外,航天涉及了許多尖端領域,包括全新材料的應用、全新燃料的研發以及基因改良作物等。另外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和歐洲空間局合作,正式啟動“太空探測雙星計劃”,二○一○年將在月球建立人類永久居住地,這無疑為航空航天類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臺灣成功大學航天系教授景鴻鑫在報刊發表文章,呼吁“兩岸從太空合作開始”。他指出,目前太空科技正是地球上最尖端的科技,神舟五號的成功,將強化大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也將提升大陸在國際衛星發射市場上的競爭力。他認為,大陸將在半年之內再次發射神舟六號宇宙飛船,屆時應會開始進行各項實驗,兩岸可借此機會,從教育交流開始,讓臺灣的大、中學生,設計科學實驗,不論是物理、化學、生物均可,進入神舟六號太空艙作實驗,為兩岸建立良好的氣氛,化解敵意,應是臺灣可以思考的下一步。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首页-新闻-国际-财经-体育-娱乐-港澳-台湾-华人-IT-教育-健康-生活-汽车-房产-家居-视频-图片-社区-侨网-华教网-华文报摘-图库-供稿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