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新聞中心|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科 教|時 尚|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商城|供稿|產經資訊|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經濟觀察:閩南廈門漳州區域合作迎來“蜜月期”

    2005年05月28日 14:30

      中新社漳州五月二十七日電 題:閩南廈漳區域合作迎來“蜜月期”

      中新社記者 林國瑞

      隨著經濟的日趨一體化,閩南廈門漳州兩地的區域合作步伐加快,進入“蜜月期”。

      本月中旬,廈門市黨政代表團一行三十多人深入漳州考察,與漳州市簽訂了《推進廈漳山海協作和城市聯盟協議書》。同時,兩市教育、衛生、水產、農業、規劃部門也簽訂了合作意向。

      廈門是國家經濟特區,已構建了擁有國際性港口的海灣型風景城市框架,躋身全國城市綜合實力十強市。漳州是傳統農業大市,農業經濟發達,依托“國家級外向型農業示范區”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這兩個載體,已成為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密集區。兩個城市同處廈門灣,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血緣、民俗等淵源關系。近年來,廈門的一些產業紛紛向漳州轉移,漳州一些企業也把總部轉移到廈門,兩地的經濟出現融合的趨勢。

      據漳州市政府官員介紹,廈門正致力于加快海灣型城市建設,漳州也確立了生態工貿港口城市的發展目標,兩市定位不同,特色各異,經濟互補性強。廈門有特區的政策、品牌,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有產業技術與港口貿易等突出優勢;漳州有農業、港口岸線、土地、淡水、勞動力等資源優勢。兩市進一步加強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可提升區域經濟整體競爭力,更好發揮廈門灣區域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中的經濟龍頭作用。

      二00四年六月,在福建省政府有關部門的牽頭下,廈門、漳州城市聯盟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旨在整合空間資源,使兩市有機聯系起來,從而確定不同的發展方向和產業布局,避免資源浪費、重復建設和城市無序競爭。

      據悉,一年來,廈門漳州已就加快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九龍江流域綜合整治工作;加大區域旅游、科技、農業等方面的合作;積極開展山海協作和企業合作,推動合作區各市的經濟發展等方面達成協議。其中建設無障礙旅游區、廈門灣深水組合港、廈漳跨海大橋、廈漳城際鐵路、水環境綜合整治清理等重要項目已先后啟動或開始前期的論證。

      此外,廈門市的思明、湖里、海滄、集美、同安也分別與漳州市的華安、長泰、平和、云霄、詔安結為對口幫扶區縣,相互間開展深入合作。

      事實表明,廈門漳州的攜手合作凸顯了區域活力,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二00五年三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來自廈門的全國人大代表巫秀美提出了廈門、漳州合并的有關建議。她認為,廈門特區范圍過小,腹地太小,發展余地受制約。而漳州地域大,土地資源豐富。如果能把廈門、漳州合并,就可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廈門有了更廣的腹地,發展的后勁加快了;漳州并入廈門后,可以享受特區的政策和借助廈門的平臺,發展的步伐也將加快。(完)

     
    編輯:邱觀史】
      相關專題:“投洽會采訪行”活動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