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七月二日電 題:福建省圍繞主導產業,形成臨海戰略型產業集群
中新社記者 陳國明
具有三千三百多公里海岸線的福建省,近年來圍繞主導產業,形成臨海戰略型產業集群。
福建從北到南分布著眾多天然海灣。充分發揮福建的沿海港口優勢,大力發展電子、機械、石化等臨海戰略型產業,對福建經濟跨躍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自二000年福建省確立電子、機械、石化三大產業為主導產業,予以重點扶持、優先發展以來,電子信息產業著力發展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和網絡軟件、數字視聽及家用電器、通訊終端設備、手機及配件、顯示器和新型元器件等產業集群;機械制造業重點發展福州轎車輕型汽車及零部件、廈門客車及其零部件、工程機械、船舶修造、輸變電設備、福安電機電器等產業集群;石油化工業重點抓好湄洲灣和海滄石化工業基地建設,形成湄洲灣石化產業集群和海滄石化產業集群。去年該省三大主導產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三千多億元人民幣,比增達百分之二十七點五,以三大主導產業為主的臨海戰略型產業已呈規�;�、集群化發展態勢。
目前,臨海沿線的福州、廈門、漳州、莆田、泉州五個設區市已初步形成了投資環境較好、電子信息領域配套較為完善、有一批龍頭骨干企業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涉及到的骨干企業有三十四家。
福州市基本形成了以冠捷電子為龍頭、以華映光電為核心的一條比較完整的獨具特色的顯示器產業鏈,聚集了四十多家企業,去年該產業集群實現工業總產值約近五百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福建省數字視聽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形成了以廈華、夏新、萬利達等企業為龍頭,以專用印刷線路板、注塑、噴涂、機殼、面板、遙控器等為配套的廈漳視聽產品產業集群,去年該集群實現工業總產值約一百五十三億元。
福建省機械工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一千五百多家,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一千零三億元,同比增長二成。由閩臺合作的東南汽車和一百十余家多層次的零部件配套企業組成的汽車產業集群,目前已形成年產汽車十二萬輛(包括轎車和輕客)和主要總成零部件的生產能力,去年集群產值約一百十三億元。今后還要在引進戴·克、三菱研發項目和制造和管理技術對汽車城進行改造,實現產品的自主開發,促進集群產業鏈的延伸,努力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峽西岸重要汽車工業制造基地。
此外,閩東福安電機電器產業集群、泉州泉港石化產業集群、廈門海滄石化產業集群規�;a,將有力地從上游產業推動下游產業快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