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八月九日電 (記者邱觀史陳悅)今年7月,針對兩岸關系新形勢,廈門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對臺農業交流與合作的工作意見》,提出了新時期對臺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廈門市農業局局長李德源向記者介紹,今后,該市對臺農業工作將著力建好“三個平臺”,即建設海峽兩岸農產品集散平臺、海峽兩岸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平臺、海峽兩岸水產品物流平臺。
李德源表示,廈門已經建立市級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全面掌握對臺農業工作進展情況,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他還表示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農產品貿易轉,推動廈門成為兩岸農產品集散中轉口岸。
二是臺灣農業優良種苗引繁。當前,正著力推動臺資企業在廈門建設臺灣優良果蔬種苗繁育基地;抓好引進臺灣優質農業種苗隔離觀察苗圃的規劃建設,加大臺灣優新水果種苗的引繁工作力度;扶持臺資企業廈門國壽種豬開發有限公司擴大生產規模,加強臺灣地方種豬和世界各地名優種豬的引進、培育與推廣;鼓勵銀祥食品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加強種豬種苗的對臺合作,形成完善的產業化鏈條。對引進臺灣優良種苗,應在保證安全檢疫的前提下,在通關和動植檢疫方面應給予簡便手續,優先檢疫通關。需要引進臺灣農業專家到廈門進行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的,我們將給與享受國家和省、市有關引智的政策。
三是農產品加工出口。該市正在規劃建設銀鷺高科技食品工業園區、惠爾康食品工業園、同安西柯輕工食品工業園和翔安黎安食品工業園等各類農產品加工園區,進一步扶持本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國峰食品、欣椿食品、臺日食品、福壽飼料等較大型臺資農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同時積極引進臺灣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入駐,共同做大做強該市農副產品加工出口產業。
李德源說,今后,在廈臺資企業,可按照評定標準,參與市、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評選,入選后可享受的優惠主要有:獲得市財政資金扶持;進駐農貿市場的農產品連鎖配送點,頭二年免收市場管理費,后三年減半征收;對生產經營大宗農產品所使用的運輸車輛發放“綠色通道”通行證,免費通行本市除高速公路以外的收費公路和收費大橋;等等。
四是生態休閑觀光農業。以同安區竹壩華僑農場林果及民族風情休閑度假區、海滄區天竺山生態農業旅游區和翔安區大帽山農場生態農業風景區等為載體,吸引臺資建設城郊型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園區,既滿足人們文化生活需要,又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今后,在廈投資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的臺資企業,可比照享受福建省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有關稅收、用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金融信貸、財政資金補助等方面享受與本地其他企業同等政策待遇。同時,市政府將為這些觀光農業區配套完善的水、電、通訊、道路等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