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 經 資 訊|廣 告|演 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盤點2005年臺灣經濟--當局樂觀 媒體及業者置疑

    2006年01月01日 10:31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曾嘉 陳國明)二〇〇五年的最后一天,臺灣行政主管部門舉行記者會,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經濟成長表示樂觀態度,而島內媒體及業者卻持保留意見,認為在亮麗的數字背后隱藏不少隱憂。

      臺灣當局今天在此間的中山堂舉行“月月有成績”記者會,公布政府預估的經濟成長率將可達百分之三點八,前十一個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百分之二點三一,一至十一月平均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一五。

      “行政院長”謝長廷在記者會上對今年和明年的經濟成長均表示樂觀,認為這是政府推動金融改革、落實財政政策、促進產業發展、拓展對外貿易等措施的成果。

      而對此,媒體和業界卻并不樂觀。今天出版的《經濟日報》指出,當局雖講述琳瑯滿目的政績,但在充滿樂觀訊息的新聞之下,卻不得不讓人擔心。島內經濟持續成長,然而,政府并沒有具體的財經政策、兩岸關系仍然緊繃,企業對政府表現也不滿意,對二次經發會信心又不足,新的一年島內經濟是否真的是一片榮景有待時間驗證。

      據了解,民進黨當局在年底“三合一”選舉挫敗后,內部一直處于權力重新調整的狀態,行政部門人事調整傳言不斷,而為避免“多做多錯”,許多部門幾乎都不敢做重大決策,政策幾近于不動狀態。

      當局公布十一月失業率降為百分之三點九四,為近五年來最低水平�!堵摵蠄蟆氛J為要正視島內就業市場的隱形危機,島內仍有約二十萬人屬非自愿性失業,約占失業者的半數,而且平均失業周數仍達半年以上,并有逾七萬人是失業一年的長期失業者,顯然是非充分就業應有的現象。

      此外,相對于島內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平穩增長,臺灣民眾在二〇〇五年的實質收入卻沒有增加,而且還減少了。根據統計,今年前十月受雇員工的平均經常性月薪比去年同期增加不到百分之一,同期間島內物價卻漲逾百分之二,顯示民眾的所得追不上物價,代表的是購買力下降。

      據悉,此一情勢已持續四年,自二〇〇一年迄今,四年來受雇者月均經常性薪資僅增加一千元新臺幣,增幅也低于同期間物價漲幅。

      股市方面,臺股年終以六千五百四十八點三四點作收,整年上揚百分之六點六�!豆ど虝r報》說,這一數字值得欣慰,然而相較其它亞洲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日本及南韓股市,臺股的漲幅相對失色;并認為,島內政治與兩岸陰霾未除,臺股明年難有杰出表現。

      文章特別指出,在兩岸方面,當局不但“三通”直航的政治承諾一再跳票,百分之四十凈值投資大陸限制,以及推動客貨運班機便捷化不利等是直接影響臺灣產業及經濟發展的障礙。坦然言,政治紛擾不斷、兩岸經貿情勢改善遙遙無期,今年臺股尚能上揚百分之六點六,投資人其實可以高呼萬幸了。

     
    編輯:張明】
      相關專題:中新社駐臺記者專欄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