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十日電(記者 賈全欣)截至十月八日,大慶油田運用三次采油技術累計產油突破一億噸,它標志著以聚合物驅油為代表的大慶油田三次采油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據知,三次采油技術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方法,把水驅難以開采的剩余油盡可能多地采出來。大慶油田三次采油技術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以聚合物驅油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術,能夠提高油田采收率十個百分點,使大慶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百分之五十,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到今年八月底,大慶油田已投入聚合物驅工業化區塊三十五個,面積達到三百一十四點四一平方公里。三次采油年產量達到一千二百一十五萬噸,占大慶油田年原油總產量的百分之二十七,工業化區塊提高采收率十二個百分點以上,累計增油五千五百萬噸,相當于找到一個儲量億噸級的新油田,并可少注水五億立方米,少產水三十億立方米。
目前,大慶油田三次采油年產量連續四年保持在一千萬噸以上,創經濟效益一千多億元人民幣,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成為繼水驅開發技術之后又一世界領先技術。形成了水驅和多元化學驅并存的新格局,實現了由物理采油到化學采油的重大轉變,在大慶油田產量接替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據透露,目前,大慶三次采油技術已打入國外三個油田市場,并與巴林、印尼等國家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