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柴米油鹽醬醋茶” 中國奇妙姓氏組合來源一瞥
    2007年02月28日 11:29 來源:工人日報

      在中科院遺傳發育研究所、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用兩年時間調查完成《中國姓氏統計》之后,《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編輯部也在傾力梳理這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現象———姓氏。近期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上,刊登了許多奇妙的姓氏組合。

      “東南西北本姓張”

      東:東姓有五種來源。一種相傳是舜的七友之一東不訾之后;一種相傳是伏羲的后裔東蒙氏之后;另外高句麗姓氏也有東姓,后代遷到中原后仍姓東;也有些東姓是由土族的“什東加”這個姓改過來的;在臺灣土著、滿族、蒙古族等民族中也有東這個姓。

      東姓目前在中國分布較廣,在江蘇海門、天津靜海、黑龍江、河北、遼寧、甘肅、青海等地均有分布,但人數不多。

      西:西姓有三種來源,第一種是以國為姓,相傳古代有個西國,也有說是西陵古國,后來人們就把西當做姓。第二種說法,是說戰國魏國時鄴縣有個縣令叫西門豹,他的后代把“西門”這個復姓改成了“西”姓。第三種是由滿族姓氏改過來的,清朝滿族八旗中錫克特哩氏后來改成了西姓。

      外關于西姓的來源,在河北、山東交界一帶還流傳著一個故事:明孝宗孝康張皇后為人機智賢明,曾輔佐孝、武兩帝成政事。而其兩兄弟張延齡、張鶴嶺卻仗皇親橫行鄉里。張皇后死后,在位的明世宗將其全家抄斬,部分子孫四散逃跑,為便于以后相認,他們按逃跑的方向由張姓分成了東南西北四個姓氏,所以也有“東南西北本姓張”之說。

      目前,西姓在山東廣饒、鄒平、濰坊和安徽等地都有分布,但人數也不是很多。

      南:南姓的來源較為復雜,據《史記》記載,夏禹的后代有以南為姓的;第二種來源,是說商王盤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南赤龍,其曾孫南仲在周宣王時為大夫,他的后代就以南為姓;第三種說法認為,春秋時衛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當成姓;第四種來源,也是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高士隱于南鄉這個地方,他的后代就改姓南。

      南姓在我國分布較廣,河南南姓尤其多,約占全國漢族南姓人口的75%。

      北:北姓的來源有三種。一種是以地名為姓,據記載,在遠古有個叫北的地方,相傳黃帝把蚩尤部落的一些人遷到了這里,其后人就以“北”為姓;也有記載說,北還是高句麗的一個姓氏,高句麗姓氏中不但有北姓,還有東姓,由此推斷,應該是以方位為姓;還有一些北姓是由北門、北宮、北郭、北人、北野這些復姓改過來的。

      目前,河北曲陽、山西汾陽、四川德昌,內蒙古的包頭都有北姓。

      “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系自江姓。分布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47%,尤以山東、湖北等省多此姓。名人有柴武,漢高祖時將軍,斬韓王信于參合;柴榮,五代十國時期后周世宗、軍事統帥。

      米:源自羋姓,北宋書法家米芾自稱是先秦時楚國后裔,本性羋,后改為同音字米。另外,隋唐時,西域有一個米國,當時常有米國人來中原定居,他們以國名為姓氏,后來形成米氏。分布較廣,約占漢族人口0.037%,尤以湖南、山西等省多此姓。

      油:起源不詳,但唐代已有人以油為姓。今山西、山東、臺灣等地均有分布。名人有油風,明時陵川人。

      鹽:源自春秋時齊毋鹽大夫之后。一說,或掌鹽池者之子孫以為氏。今江蘇、四川等地有分布。名人有鹽昉,唐代以畫肖像、佛像著稱;鹽翼,明代鴻儒。

      醬:源出不詳。據了解中國大陸已經沒有姓醬的人了,不過臺灣還有。

      醋:源出不詳。今陜西、四川等地有分布。茶:源出多頭:一、炎帝葬于茶陵,因氏;二、齊太公之后有茶氏;三、明清時云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為茶氏,系彝族。今云南、浙江、臺灣等地有分布。名人有茶話,漢時人,見《江都易王傳》;茶昱,明時武平人,洪武中洛川縣訓導。

      “一拾百千萬兆”

      一:一姓自古有之,有的屬一那婁氏之后,有的由乙姓等演化而來。今天安徽淮南仍有此姓存在。

      拾:最早可見于《姓苑》。江蘇、臺灣等地均有此姓�!笆啊毙湛赡鼙缓唽憺椤笆毙�。不過,十姓源出不詳,據統計資料稱安徽青陽有。

      百: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一屬黃帝之后,名人如《說文》中的百儵;其二,由百里氏之后省略“里”而來。百姓發跡之處為河南南陽,現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河南、四川和重慶等地。千:千姓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國,百頃王楊千里入蜀,而后有千氏�,F在四川、臺灣、山西、北京和河南等地均有少量千姓分布。

      萬:萬姓追宗可上溯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畢萬之后,以名為氏始姓萬;芮國國君伯萬之后,以字為氏而姓萬……如此不一一枚舉。此萬姓古時即“萬”姓。比較復雜的是古代也有“萬”(wan)姓,如東漢著有《南州異物志》的萬霞;以及從“萬俟”(moqi)省略“俟”而姓“萬”(mo)者———此兩者均不能寫成“萬”。

      兆:可見于《姓苑》和《廣韻》,清代駐防杭州的滿洲八旗中也有兆姓,一些蒙古族、彝族改漢姓時也常選“兆”�,F江西興國、遼寧沈陽、安徽利辛等地均有兆姓。(作者:韓業庭)

     
    編輯:張磊】
    :::相 關 報 道:::
    ·中國"新百家姓"歷時兩年完成 2.4萬姓氏僅剩4千
    ·中國新"百家姓"排序出爐 最大三個姓氏是李王張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