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北川人回城祭奠 開放首日無意外事件發生——中新網
  • <option id="yuu6c"></option>
  • 妫f牠銆�|閺備即妞�|缁€鎯у隘|閸ヤ粙妾�|閸愭稐绨�|濞夋洘涓�|濞擃垱澧�|閸欑増鍜�|娓氥劎缍�|閸楀簼姹�|娓氥劎鏅�|閸楀孩濮�|閸楀孩鏆€|鐠愩垻绮�|闁叉垼鐎�|鐠囦礁鍩�|閹村じ楠�|閼宠姤绨�|IT|濞撳憡鍨�|濮瑰€熸簠|閺傚洤瀵�|婵炲彉绠�|娴f捁鍋�|閺佹瑨鍋�|閸嬨儱鎮�|閻㈢喐妞�|鐟欏棝顣�|閸ュ墽澧�|閸熷棗鐓�|閹靛婧€|English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數千北川人回城祭奠 開放首日無意外事件發生
    2009年04月02日 11:56 來源:新京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昨晨,第一輛祭掃者乘坐的大巴駛入北川老縣城前的任家坪,祭掃者需從這里步行5公里進城。本報特派記者 郭鐵流 攝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5·12”地震中化為廢墟的北川縣城,昨日處處可見沒有燃盡的紅燭、白色的菊花,風中揚起的紙灰。北川縣政府介紹,老縣城4月1日至4日開放,讓幸存的北川人在清明節前后回城祭奠逝去的親人。

      北川人憑身份證進入封鎖區,其他人不得入內。北川縣調出15輛大巴車,免費往返接送前往被毀縣城的北川人。

      在進城的路口,北川縣民政局局長王洪發放下了一束白菊。4月1日,是兒子17歲的生日,他是來看兒子的。沒有墳,只能在路邊燒一束紙錢。

      出城處路邊,不時有無墳可拜的北川人,三五成群,祭拜逝去的親人。昨日共有數千幸存的北川人回城祭奠。來自北川縣委宣傳部的消息稱,開放首日秩序井然,無意外事件發生。

      資料顯示,北川縣在“5·12”地震中,遇難者15658人,失蹤者4736人,占全縣三萬多人口的三分之二。

      特寫

      夫妻含淚依照片尋找女兒墳地

      在“放輕你的腳步、放低你的聲音,給逝者一個安寧”的提示牌旁,祭奠親人的北川人低聲啜泣。

      越近北川,晏寶珍的眼淚就越多。

      一路上,她不停地對丈夫林固芝說,不想回北川。但再過一個星期就滿7歲的女兒林京榮,永遠留在了北川,她不得不回來。

      一年前,晏寶珍是北川寶珍公園的老板。她買下了公園50年的經營權和土地使用權。地震前,公園已經改建成集住宿、餐飲、休閑一體的高檔娛樂場所。

      震后第四天,在學校廢墟里晏寶珍找到了女兒。離開前,晏寶珍和林固芝把孩子葬在了公園里的一棵大樹下。樹旁,還有幾株芭蕉樹。

      走進公園的廢墟,晏寶珍抽泣得更厲害。沒有紙巾,她不住地用手抹淚。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公園就在口子上,如今公園已經面目全非。林固芝提著香燭和紙錢,找不到女兒的墳。

      兩口子開始回憶,找那棵樹,找那幾株芭蕉樹。記憶依稀,女兒的墳還是不能確定具體位置。

      林固芝掏出隨身帶著的幾份報紙復印件。上面,是武漢《長江日報》記者陳卓拍的照片,照片里,有夫妻倆找到孩子和安葬孩子的整個過程。

      對比著照片,夫妻倆大致確定了孩子的墳。亂石堆上,香燭燃起,紙錢燃起。

      相關新聞

      都江堰:清明停辦放水節

      記者昨日獲悉,受地震影響,已經連續舉辦19年的都江堰清明放水節今年將停辦,該市宣傳部證實,全市目前將全力重建,解決民生問題,將不舉辦任何公開祭祀活動。4月4日的清明節,成都市民政局與殯葬協會將舉行祭祀活動,公祭“5·12”地震中的遇難者。

      放水節明年有望恢復

      據了解,都江堰放水節是當地極富盛名的傳統民俗節日,是民間為了紀念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該節日因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被稱為“天府第一盛會”,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地震前,已連續舉辦19屆。

      都江堰市旅游局局長陳光建證實,受地震影響,為當地群眾、游客安全考慮,今年將停辦放水節,明年有望恢復舉辦。

      解決民生問題是根本

      “我們不會舉辦任何形式的公祭活動,一來不愿意引發災后受難者家屬的悲傷情緒,另外全市干部都不分晝夜進行災后重建,政府根本沒精力組織大規模的公開祭祀活動�!倍冀呤形麄鞑控撠熑朔Q,解決民生問題才是根本。(江宏景 褚朝新 黃玉浩 劉大江)

    【編輯:朱博
      ----- 社會新聞精選 -----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