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
  •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閩臺經貿合作再獲政策支持 貿易逆差短期難改變
    2007年02月07日 11: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閩臺經貿往來恢復20多年以來,臺商在福建投資已經超過100多億美元,項目7766個,這對于福建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從經濟發展長遠趨勢來看,臺灣經濟的發展必須以大陸為腹地,大陸是臺灣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的重要因素。因此,大陸將閩臺經貿定位為“交流合作、共謀發展”,并給予一系列政策上的支持。

      2006年10月,海關總署與福建省政府簽訂了《關于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合作備忘錄》,提出“服務對臺大局、允許先行先試、堅持務求實效”三項原則,推動閩臺經貿的發展。

      2007年新年,支持臺灣同胞在福建創業、保障閩臺經貿合作健康發展的一些新舉措又出臺了。

      福建對臺貿易進出口比值五比一

      臺灣是福建最大進口來源地,2006年福建對臺灣貿易進出口達56.07億美元,增長14.96%;其中出口9.5億美元,進口46.57億美元,分別增長20.78%和13.84%,累計貿易逆差37.07億美元。

      據福州海關官員分析,2006年福建對臺灣進口值與出口值依然接近5∶1。逆差的主要原因一是兩岸經貿政策不對等,臺灣當局一直實行“寬出嚴進”的大陸貿易政策,嚴格限制大陸產品進口;二是福建臺資企業主要以加工貿易方式對臺進出口,從臺灣大量進口加工貿易料件,組裝生產成品后大部分外銷,部分內銷,返銷臺灣的較少,造成了巨大逆差。

      閩臺貿易逆差的局面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因為臺灣當局對兩岸經貿往來人為設限,具體表現為:在投資渠道上,苛刻的審批條件和稅收迫使臺商必須通過第三地對大陸進行投資;在資金上,規定海外共同基金投資大陸比例不得超過5%,并嚴格限制大陸資金入島投資;在技術上,嚴格限制高科技等核心技術向大陸投資輸出;在商品上“寬出嚴進”,開放的產品主要是大陸競爭力不強或島內需求不大的產品,大陸的上千種商品被擋在臺灣市場之外;在運輸上,仍處于“間接、單向、局部”的狀態,貨物仍需經日本、香港等第三地中轉,徒增兩岸貿易的時間成本和費用。

      為臺資農業小企業提供信貸

      雖然經貿往來不對等,但福建仍然堅持發展兩岸經貿特別是農業合作的初衷,2007年新年,中國銀監會福建監管局局長楊小蘋透露,福建省銀行業將加大力度支持臺資農業企業發展,增加對其的信貸額度。

      臺灣農民來到福建創業,其中大部分成立農業小企業。臺資農業企業特別是一些小企業,在創業初期很需要銀行的信貸支持。

      據介紹,今年福建省內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將完善對臺資農業企業的商業性金融服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福建省分行要將符合條件的臺資農業小企業納入農業小企業貸款業務試點的范圍。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福建省分行要根據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臺資農業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自1981年第一家臺資農業企業在福建漳州落戶起,目前福建省已累計批準臺資農業項目1916個,實際利用臺資13.6億美元。2005年,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由福州、漳州擴大到福建全省。2006年以來,福建省又相繼成立漳浦、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等。

      支持臺農產品水產品從閩入境

      臺灣水果進口現在成為閩臺貿易中增長迅速的亮點,據統計,去年,福建進口臺灣水果776噸,價值108萬美元。2007年新年,國家質檢總局在福建宣布《國家質檢總局關于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又推出28條政策舉措。

      其中多項措施鼓勵臺灣水產品和農產品從福建入境。

      國家質檢總局官員進一步說明,福建將設立臺灣農產品專報窗口,采取熱線咨詢、快速審批、快速報檢、加快放行等各項措施,提供檢驗檢疫通關便利。國家質檢總局還將支持在福州、廈門、泉州、寧德等地建立臺灣水果、水產品等農產品集散中心,對進入中心的臺灣農產品、水產品實施快速審批、日常核銷、即檢即放的監管措施。

      此外,對臺灣自捕水產品輸往福建的,參照大陸遠洋自捕魚管理,免于提交衛生證書。對來自臺灣的食用水生動物,采取抽樣檢驗即放行的措施,加快查驗放行速度。

      促進對臺小額貿易發展

      對臺小額貿易是指臺灣地區居民在大陸沿海指定口岸進行的貨物交易,只能同大陸的對臺小額貿易公司進行,每船每航次進出口限額各為10萬美元。1993年,大陸公布了《對臺灣地區小額貿易的管理辦法》。目前福建已有對臺小額貿易點23個,入境產品包括茶葉、香料、五金配件、設備零件等在閩臺資企業的自用貨物。去年福建對臺小額貿易總額為8552萬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福建對臺小額貿易出口增長37.5%,增幅創歷史新高。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宣布的28條舉措,除為臺灣農產品、水產品入境福建提供便利外,還推出促進小額貿易發展等其他方面的優惠舉措:

      ——促進福建對臺小額貿易的發展,在福建口岸實行比一般貿易更加靈活高效的對臺小額貿易檢驗檢疫監管制度,支持在湄洲島建立對臺小額貿易市場。

      ——支持閩臺電子信息、機械、石化、紡織、制鞋、冶金、制造業基地建設,鼓勵和支持具有自主品牌的港澳臺資和民營企業名優商品獲得出口免驗。為大型臺資企業提供無紙化報檢、轉單和全天候、無假日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

      ——支持已開放口岸開展對臺直接往來客、貨運直航業務。支持“兩門”、“兩馬”、“泉金”航線開辦包裹業務,優先查驗放行臺商、臺胞郵件;支持福州、廈門作為兩岸客貨包機的航點,做好對臺“兩節”、臨時客貨包機直飛的通關便利化工作;支持推進福建沿海與澎湖地區開展直接往來。

      ——支持加強臺灣農產品檢驗檢疫風險預警及后續除害處理研究,支持加強閩臺檢驗檢疫技術交流與合作。(記者 陳曉星)

     
    編輯:魏恒】
    :::相 關 報 道:::
    ·福建擴大閩臺旅游雙向對接 將建立互動合作機制
    ·福建省推出十項措施保障閩臺兩地信息產業對接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二十八條措施支持閩臺交流合作
    ·去年閩臺貿易首破五十億美元 呈現強勁增長勢頭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