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湖南澧縣的城頭山遺址如何成為“文化地標”?一探究竟

    湖南澧縣的城頭山遺址如何成為“文化地標”?一探究竟

    2025年06月13日 13:53 來源:央視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央視網消息:6月14日是我國第九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讓文物煥發新活力 綻放新光彩”。遺產日的主場城市設在湖南長沙,將發布一系列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的經典案例。走進位于湖南常德澧縣的城頭山遺址,看“考古現場”如何成為“文化地標”?

      城頭山遺址距今6500~3800年,農耕文化是古遺址的鮮明特征,遺址博物館內,在陶器展示區,一個個造型古樸的紅陶器皿上的古老繩紋清晰可見,游客們在精美的陶器前駐足觀賞,感受先民們的智慧與技藝。

      城頭山古城遺址保存完整,考古發掘出城垣、護城河、稻田等重要遺跡,擁有中國早期城址中相對完備的功能分區布局。

      湖南澧縣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中心主任 周華:這個是在遺址內發現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炭化稻米,水稻田旁邊還有灌溉設施,證明一整套農業系統循環已經很成熟了。作為當時的先民來講,已經能夠在遺址的范圍內開展由游獵生活轉變為相對穩定的農耕生活了。

      近年來,當地依托豐富的考古遺存與農耕文明資源,將古城遺址和農耕文化有機融合,以“活化”為核心思路,讓沉睡千年的文物從“靜態展示”走向“動態傳承”。

      湖南澧縣文旅局副局長 曹毅:在城頭山遺址本體上面,比如稻田館、房址區,我們正在做它們的展陳提質,用VR、AR等技術復原6500年前的古居住區、古稻田,讓游客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讓文物“活”起來。

    【編輯:梁異】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