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臺即登陸!“蝴蝶”攜風帶雨直撲華南 大數據揭秘初臺風特點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已于今天(11日)生成,標志著今年臺風季正式啟幕。預計13日它會登陸華南沿海,成為首個生成并登陸我國的臺風。既是首個生成又是首個登陸的臺風常見嗎?初臺風(每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多在什么時間登陸?最容易在哪“上岸”?中國天氣網深扒1949至2024年臺風大數據,為你一一解讀。
首臺風也是初臺風 77年來或現第7次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于6月11日8時在南海中西部海面生成,預計13日將先登陸海南島,后二次登陸廣東至廣西沿海。它將成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即初臺風。這種“首臺風也是初臺風”的情況,在歷史上并不多見,在過去76年間,一共出現了6次,今年或為第7次。
中國天氣網盤點發現,這些臺風往往生成時間都偏晚。根據1949年至2024年的數據統計,歷年1號臺風平均生成時間為3月下旬,“首臺即登陸”的6個臺風,生成時間集中在4月至7月,其中1998年的臺風“Nichole”和2016年的臺風“尼伯特”都是7月才生成,較常年偏晚三個多月。
從首臺風生成時間表來看,1949年以來,1號臺風最容易在1月生成,延遲到6月或更晚的僅有7次。今年1號臺風為何來得這么晚?國家氣象中心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向純怡介紹,今年5月以來,副熱帶高壓控制范圍偏大、強度偏強是導致臺風“難產”的主要原因,副熱帶高壓控制范圍內的下沉氣流像一個巨大的“罩子”覆蓋在北太平洋洋面上,抑制了臺風生成所需的熱對流發展。此外,由于今年熱帶輻合帶位置偏南、北移緩慢,南海夏季風爆發的時間又較常年偏晚,使得低層輻合條件較差,也是導致臺風生成時間較晚的原因之一。
初臺風偏愛“六下七上”上岸 “蝴蝶”登陸時間將偏早
生成雖然偏晚,登陸卻會較常年平均偏早。預計臺風“蝴蝶”的登陸時間為6月13日,比常年平均時間(6月27日)偏早兩周左右。中國天氣網盤點臺風大數據發現,常年,八成以上的初臺風在6至7月登陸我國,其中,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登陸的比例最高,達27次。
從歷史資料來看,初臺風登陸我國的早晚差別很大,性子最急的是2008年的1號臺風“浣熊”,當年4月18日,它早早以強熱帶風暴登陸海南文昌龍樓鎮,為1949年以來唯一一個在4月登陸我國的初臺風。而性子最磨嘰的初臺風是1975年8月3日登陸的“Nina”,它雖然性子慢,但威力很猛?!癗ina”先以超強臺風級別登陸臺灣花蓮,之后穿過臺灣海峽由福建進入大陸,最終給臺灣、福建、河南等地帶來嚴重影響。
初臺風青睞“廣東戶口” “蝴蝶”已瞄準海南廣東等地
從初臺風登陸地來看,北至浙江寧海,南達海南三亞,均能“捕捉”到它們的身影。不過,統計顯示,初臺風喜愛扎堆登陸廣東、臺灣和海南等地,其中廣東最受青睞。
在過去76年中,有35年初臺風登陸廣東、17年登陸臺灣、14年登陸海南,分別占到總數的46%、22%、18%。此外,香港、福建、浙江、廣西也均有初臺風登陸。
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的登陸范圍也將鎖定海南、廣東等地,根據預報,“蝴蝶”將于13日凌晨到上午在海南島南部沿海登陸,之后有可能于13日夜間在廣東西部到廣西沿海再次登陸。
初臺風登陸我國近六成不到臺風級 “蝴蝶”或以臺風級登陸
中國天氣網盤點1949年至2024年氣象數據發現,初臺風登陸我國的強度普遍不太強,近六成為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的級別。不過,初臺風也有強勢的,過去76年里,也曾有3個初臺風登陸時為超強臺風級別,威力不可小覷。
從時間上來看,越是偏晚登陸的初臺風,強度越可能偏強。比如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最晚的初臺風“Nina”就是以超強臺風級別登陸我國的。
根據預報,臺風“蝴蝶”登陸海南時強度可達強熱帶風暴或臺風級,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可達10至12級(25-33米/秒),與常年初臺風登陸強度相當?!昂钡顷懞D蠉u之后,可能北上影響廣東、廣西、江西、福建等多省區,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
隨著“蝴蝶”攜風帶雨來襲,今年臺風季也正式開啟。臺風“蝴蝶”帶來的降雨對緩和華南部分地區氣象干旱和增加水庫蓄水、補充水資源有利,但要防范強風雨引發的次生災害。中國天氣網提醒,華南沿海居民需密切關注臨近時段的預報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臺風準備,加固門窗、儲備物資。此外,眼下逐漸進入暑期,旅游出行人員增多,公眾需及時根據預報調整出行計劃,避免前往山區、海島、沿海等危險地區。(文/張慧 設計/陳玉潔 劉紅欣 任成英 數據支持/董靜舒 翟羽 徐曉 審核/霍云怡 劉文靜 余曉芬)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14日 11:32:10
- 2025年07月14日 10:45:09
- 2025年07月14日 10:16:35
- 2025年07月14日 08:56:04
- 2025年07月14日 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