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育浸潤時時、處處、人人——新時代美育浸潤行動之福建經驗大講堂在廈舉行

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6月13日訊(記者 陳衛星 通訊員 程孟妮 文/圖)美育教育是近年來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昨日,由福建省教育學會主辦的一場名為“‘行動、創新、發展’新時代美育浸潤行動之福建經驗”的大講堂活動在廈門市音樂學校舉行。
與會專家學者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做了主題發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呂玉剛表示,黨和國家頒布了諸多關于美育納入學校教育的綱領性文件,福建省教育學會致力于推動“美育浸潤行動”的落地實踐。福建省美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省教育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胡泊介紹說,不同于往年,今年的福建省美育行動落腳在“浸潤”二字,更關注學生的美育參與度,也更注重提升教師的美育素養,推動美育教育的跨學科融合,而且實現大中小幼一體化美育案例同時評選。
作為承辦方,廈門市音樂學校黨委書記、福建省教育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譚筱英在會上分享了該校美育工作中的心得,對于音樂學校,美育不單是音樂專業,而是各學科的融合,美育浸潤不止是浸潤學生,還要浸潤教師,浸潤課堂,在校園里,時時、處處、人人都能得到美育浸潤。
據了解,此次活動嚴格遴選了全省美育浸潤優秀案例,現場進行了展示。長廊兩側擺放了來自廈門多個學校學生的藝術作品,有貝殼拼貼的裝飾畫,文物泥塑、瓷雕等等,還安排了教學示范、微論壇演講等,來自全省五百余位老師與會參觀交流。當天下午,廈門市音樂學校特別組織了一場名為“歌聲里的童年”——中國百年兒童經典歌曲音樂會,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5萬。
記者觀察
美,無處不在 育,貫穿一生
走在廈門市音樂學校的校園里,美育無處不在。這邊傳來悠揚的竹笛聲,那邊是孩子們展示自己借力AI或者學習傳統非遺技術或美術技巧等方式在老師幫助下完成的各類作品……
美育到底是什么?美,無處不在。育,貫穿一生。
譚校長用“貫通、融合、浸潤”六個字總結了學校教學一線的大美育經驗。細解這六個字,貫通教育一生,融合各學科,浸潤校園,美育時時、處處、人人。
由此,美育的目標已經越來越清晰。孩子學美育,老師也要學美育,音樂是美育,美術是美育,語文、數學甚至勞動課也是美育,美育應該是教育工作常態化,培養美的素養,培養美的觀察力,美育教育應該是藝術修養和人文素養的雙向發展。
此刻,美育浸潤不是口號,是潤物細無聲的滲透,是理念的共情,祝愿美育工作蓬勃發展。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4日 08:29:11
- 2025年07月03日 12:07:18
- 2025年07月03日 10:37:04
- 2025年07月03日 08:14:53
- 2025年07月03日 0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