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百萬人才缺口待補 “綠領”生力軍培養開啟

    百萬人才缺口待補 “綠領”生力軍培養開啟

    2025年06月18日 07:51 來源: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
    大字體
    小字體

      全球氣候變化形勢越來越嚴峻,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迫在眉睫,急需專業人才來解決難題。

      百萬人才缺口待補 “綠領”生力軍培養開啟

      目前,低碳發展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共識,低碳經濟領域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人才培養如何與產業更加“適配”?

      在北京科技大學的鋼鐵生產全流程仿真教學平臺,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正在與同學們探討關于鋼鐵行業碳排放的話題。2023年,毛新平院士就向教育部提出,建立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專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新平:就全球范圍來看,我們還沒有一個碳中和相關的專業或者學科。比如我們已經是年產3000萬輛汽車的一個汽車大國,要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使得材料制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二氧化碳排放更少,一直到最后是零碳材料,這個過程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參與其中。

      數據顯示,我國“十四五”期間,“雙碳”領域的人才需求近百萬人,但目前相關從業者僅十萬人左右。

      北京科技大學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員 汪水澤:原來我們更多的學科設置,可能只關注單工序的、單點的(低碳)問題,現在更需要從整個流程工業的大系統觀念,來考慮整個低碳問題。

      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專業以“低碳設計、綠色制造、循環再生”為主線,不僅關注冶金、水泥等高耗能流程工業的工藝改進,也聚焦材料創新、循環經濟領域的關鍵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 侯新梅:原料的可循環利用,就是這個產品用到最后了,服役性能可能已經不行了,廢棄后能不能拿過來再做一種原料?其實從理論上是可以的,原料循環利用的時候,更關注的是一些殘余元素對產品性能的影響,這以前都沒有研究過的。

      除了技術人才缺口大,“雙碳”領域對于管理、咨詢等崗位的人才需求也十分迫切。目前主要致力于企業技術減碳的張光明告訴記者,絕大多數在企業中從事碳管理的人員,都是從環保、能源等領域轉行過來的,對最新標準、市場交易機制、減碳技術和趨勢都了解不足。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咨詢部低碳項目負責人 張光明:從技術上來說,相關崗位的人員要幫助企業篩選符合他們企業自己生產實際的減碳技術。前面碳數據摸清楚之后,按照全國碳市場交易的規則,計算出來企業的碳排放量,然后幫助他們去制定數據質量的控制方案。

      從今年9月開始,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三所高校將開設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專業,致力于培養多學科交叉背景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 毛新平:要實現碳中和這個目標,它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有產業層面的,也有社會層面的,新專業從相關的基礎科學研究到關鍵技術開發,到相關的企業的管理運營,以至于最后我們相關的碳經濟和國際貿易等諸多方面都涉及。

    【編輯:劉湃】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