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吃了一包零食,5歲男孩進了ICU!這些人最易被這種病“盯上”→

    吃了一包零食,5歲男孩進了ICU!這些人最易被這種病“盯上”→

    2025年06月23日 06:25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號
    大字體
    小字體

      近日

      一名5歲男孩吃了1包堅果后

      直接變成“小黃人”

      住進了ICU

      1包堅果為什么有這么大“殺傷力”呢?

      廣州日報消息,廣東佛山5歲的小雨(化名)在吃了零食之后短短幾天,面無血色、突變“小黃人”,同時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痛、發熱……尿液也變成了醬油色。原因竟是小雨食用的堅果里混有蠶豆,他誤食了約200克。

      小雨的表現就是“蠶豆病”引發的溶血危象。經過醫生的及時搶救,他目前已轉危為安。

      如此危險的“蠶豆病”

      究竟是一種什么病呢?

      嚴重時威脅生命“蠶豆病”是會遺傳的

      “蠶豆病”,醫學上叫 “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是一種X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病。

      在正常情況下,G-6-PD酶是紅細胞的“超級保鏢”,能抵抗氧化劑的攻擊,保護紅細胞穩定。然而,蠶豆病患者天生缺少這位“保鏢”。在吃了蠶豆后,其中的氧化性物質就會對毫無保護的脆弱紅細胞發起“瘋狂進攻”,導致紅細胞大量破裂(溶血),引發急性溶血性黃疸和貧血。

    圖源:科普中國

      當病情急劇惡化,就發展成要命的溶血危象。此時,患者的體內紅細胞數量銳減,身體嚴重缺氧,直接威脅生命。

      哪些人更容易被“盯上”?

      哪些人是“蠶豆病”的易感人群呢?由于“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病,所以,有家族病史的人更應該注意。

      同時,10歲以下兒童,尤其男孩需要注意,這是由它的遺傳特性決定的。因為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攜帶致病基因必發??;女性需兩條都有才發病,故男性風險高得多。

      “蠶豆病”還有“南高北低”的特征,相對于我國北方,南方人患蠶豆病的更多。其中,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的人群患病率較高,個別地區可達20%(全國的發病率約為4%~5%)。

      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有“蠶豆病”呢?提早篩查很重要。一般情況下,接產醫院會在新生兒出生3天并已充分喂奶后,采集2~3滴新生兒足跟血滴在專用濾紙片上,干燥后密封冷凍保存,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篩查檢測,家長可在采血醫院或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查詢篩查結果。

      如何預防和治療“蠶豆病”

      從目前對于蠶豆病的研究來看,沒有特殊治療方法,只有進行有效預防,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蠶豆病的發生。

      不吃蠶豆及蠶豆制品

      記住“禁食蠶豆及一切蠶豆制品”,例如新鮮蠶豆、干蠶豆、豆瓣醬、蘭花豆、怪味豆等。值得提醒的是,哺乳期媽媽吃了蠶豆,乳汁也可能影響寶寶,因此哺乳期也要堅決忌口。

      避免被動攝入

      蠶豆開花季節,遠離種植區,避免吸入花粉,家里衣柜別放樟腦丸,因為樟腦丸含“萘”,有氧化性風險。

      這些藥不能隨便吃

      一些如對乙酰氨基酚(常見退燒藥)、磺胺類、呋喃唑酮、某些抗瘧藥、甚至大劑量維生素C等氧化性藥物,都可能觸發溶血。

      有病史的患者在看病時,務必第一時間、大聲清晰地告訴醫生:“我有蠶豆病(G-6-PD缺乏)!”這是救命的關鍵信息。

      發生嚴重溶血怎么辦?

      及時輸血是最重要的緩解方法。此時,紅細胞會在患病后溶解破裂,不能繼續正常工作,導致嚴重的貧血,因此需要及時輸血。

      綜合新華網、科普中國、廣州日報、深圳衛健委

    【編輯:劉湃】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