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國|外國政界學界人士眼中的“一帶一路”:10年譜寫非凡成就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扎實推進,合作碩果累累,朋友圈不斷壯大。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多國政界學界人士接受海外網采訪,講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互聯互通、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三大領域取得的非凡成就。
互聯互通合作之路:“陸鎖國”變“陸聯國”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10年來,中老鐵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陸續建成并投運,中歐班列開辟了亞歐陸路運輸新通道,“絲路海運”國際航線網絡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中國還與45個共建國家和地區簽署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與144個共建國家簽署文化和旅游領域合作文件……堅持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不斷夯實人文交流,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級研究員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向海外網表示,在與中方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吉方高度重視以交通運輸和能源為主的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作,以期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實際成效也非常顯著。他舉例說,中方協助吉方修建的兩條關鍵公路,切實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提供了海路出口,使得群山連綿、遠離海洋的吉爾吉斯斯坦,從“陸鎖國”一舉變為“陸聯國”。
除了設施聯通,民心相通也同等重要,它既是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的潤滑劑,也是開展國際區域合作的人文基礎。巴基斯坦學者、全球化智庫(CCG)研究員明竺表示,中巴經濟走廊為兩國媒體、智庫、醫療機構之間,搭建了合作和協調的平臺。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媒體論壇等平臺的成立和運行,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切實的項目成果,增進彼此溝通和理解。
綠色發展共贏之路:對中國和世界都非常重要
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是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10年來,中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綠色低碳能源投資已經超過傳統能源?!耙粠б宦贰蹦茉春献骰锇殛P系成員國數量已達到33個。
“過去二十年間,中國最令人驚嘆的成就之一,是它以促進國家大發展為目標而實施的環保政策。這個政策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對中國和世界而言都非常重要?!痹谝獯罄麌冶娮h院前議長、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榮譽主席伊雷妮 皮韋蒂看來,中國兼顧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成績斐然。皮韋蒂認為,至少20年前,中國就選擇綠色發展道路,迄今已取得諸多成績。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中國關注生態環境保護,這是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有利于子孫后代發展。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全球行動者,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減排方面的諸多努力都值得贊賞?!爸袊兄Z到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證明了對氣候變化采取行動的決心?!?/p>
數字經濟賦能之路:改變了部分國家命運前景
10年來,全球化數字化推動世界經濟發生深刻變革。中國努力打造惠及各方的“數字絲綢之路”,讓數字經濟技術更好地賦能“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目前,已與20個國家簽署了加強“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為共建國家銜接發展戰略、加強政策協同、推動企業間的務實合作搭建了平臺。
美國政經時事評論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艾納·唐恩表示,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取得的成績引人關注,其中6G技術、工業自動化領域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他還認為,中國一直履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承諾,與他國分享知識產權?!芭c中國共建‘一帶一路’,改變了一部分國家的命運和前景。中國通過行動向世界展示了誠意。我們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而中國提供了確定性”。
太和智庫歐洲中心主任、前世界經濟論壇主管托斯登·耶里尼克說,今天,中國工業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人工智能產業的脫穎而出,證明了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潛力。中國已成為人工智能監管的開拓者,政府采取的針對性監管措施,既防止人工智能在特定領域的濫用,也避免扼殺其潛在益處?!爸袊⒅睾献?,這已經深度融入到‘一帶一路’倡議之中。新興經濟體可以從中國電信業的發展軌跡,以及最近中國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的探索中汲取經驗”。(海外網 劉強 實習生 劉天韻 實習生 董悅梁)


一帶一路精選:
- 2025年04月29日 1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