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打卡中國新坐標】中國力度,自有萬鈞

    【打卡中國新坐標】中國力度,自有萬鈞


    視頻:打卡中國新坐標Vlog:在金沙峽谷深處看世界水電“珠峰”!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云南昭通9月20日電(記者 宋宇晟)在四川省寧南縣和云南省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坐落著當今世界技術難度最高、單機容量最大、裝機規模世界第二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

      這座被譽為水電行業“珠峰”的水電站,在引領世界水電進入百萬千瓦時代的同時,更讓金沙江庫區煥然一新。

      “擁有多項世界第一”

      運行中的百萬千瓦發電機組頂蓋上,竟能夠穩穩地豎起一枚硬幣?

      在白鶴灘水電站,這樣平穩運行的畫面每天都在發生。這背后是我國遙遙領先的水電技術。

    記者在運行中的機組上方豎起幾枚硬幣,硬幣穩穩立住。<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 李駿 攝
      記者在運行中的機組上方豎起幾枚硬幣,硬幣穩穩立住。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白鶴灘水電站安裝了16臺全球最大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單臺機組高度50米,重達8000多噸,運轉一個小時發出100萬度電,可以滿足一家人400年的用電。機組以每分鐘111圈飛速運轉起來,卻非常平穩,整體擺動小于一根頭發絲?!?/p>

      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副主任康永林告訴記者,已實現100%國產化的百萬千瓦發電機組表明,我國在水電技術領域已“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白鶴灘水電站。<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 李駿 攝
      白鶴灘水電站。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放眼全球,百萬千瓦機組還沒有先例,是中國“智造”引領世界水電進入百萬千瓦時代。

      三峽工程建設之前,我國水電機組的設計制造水平停留在30萬千瓦。彼時,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較發達國家落后至少30年。在三峽工程科技創新基礎上,到了21世紀第一個10年溪洛渡水電站77萬千瓦機組、向家壩水電站80萬千瓦機組竣工投產之時,國產機組距離100萬千瓦的夢想已越來越近。

      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水電重大裝備國產化機組設計制造水平不斷刷新紀錄。

      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技術管理部副主任周孟夏直言,百萬機組意味著中國水電重大裝備制造能力已經超越世界同行,進入了“無人區”。如果把這臺機組拆開,幾乎每一個零件、每一個單項都是世界第一。

      而這也只是白鶴灘水電站諸多“世界第一”中的一部分。百萬千瓦發電機組之外,白鶴灘水電站還擁有規模世界第一的地下洞室群、規模世界第一的無壓泄洪洞群、規模世界第一的圓筒式尾水調壓室;白鶴灘大壩全壩應用低熱水泥混凝土,是世界首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300米級高拱壩抗震參數也位列世界第一。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綜合效益顯著

      白鶴灘水電站在刷新紀錄的同時,亦改變了周邊自然環境。

      “金沙江地處干熱河谷,過去的山上沒有什么植被,全部是荒山,光禿禿的?!痹诎Q灘電廠廠長張舸看來,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建成后,周邊小環境的改變有力提升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如今,白鶴灘水電站上游是高峽平湖,兩岸綠草茵茵。

      周孟夏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在(白鶴灘水電站)施工前,金沙江的干熱河谷都是中度、重度水土流失區,每公頃每年的水土流失量在2000-3000噸。經過治理,水電站樞紐區每公頃每年的水土流失量500噸以下?!?/p>

    白鶴灘水電站。<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 李駿 攝
      白鶴灘水電站。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同時,水電站的百萬千瓦機組帶來了巨大的減排效益。

      白鶴灘水電站多年平均發電量約624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96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6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7萬噸。

      2022年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這標志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由三峽集團在長江干流建設運營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組成。長江干流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等6座水電站連珠成串,共同構成了一條跨越1800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條走廊上的110臺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7169.5萬千瓦,年均生產電能約3000億千瓦時,可滿足3.6億人一年的用電需求。

      6座巨型電站聯合調度、協同運行,年均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48億噸。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三峽集團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張超然曾撰文指出,通過流域梯級電站聯合調度,不僅擴大了發電效益,實現了“一滴水發六次電”,還將更好發揮水電站防洪、航運、生態保護、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多種功能。

    白鶴灘水電站前飛翔的鳥類。<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 李駿 攝
      白鶴灘水電站前飛翔的鳥類。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金沙江庫區的千年巨變

      “金沙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p>

      千百年來,交通閉塞,是金沙江沿岸地區經濟發展遲滯的原因之一。水利設施的修建,讓當地人的出行條件得以改變。

      資料顯示,白鶴灘水電站建成后,金沙江下游四個梯級水庫常年回水區河段累計長約612千米,實施翻壩轉運設施后,通過水陸聯運,可實現“攀枝花—水富”全河段上下游水運通道聯通,為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創造了條件。

    航拍白鶴灘水電站庫區景觀。<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 袁鴻凱 攝
      航拍白鶴灘水電站庫區景觀。中新網記者 袁鴻凱 攝

      與此同時,在枯水期,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已累計向下游補水超340億立方米,增加中下游航運水深0.9米,改善了長江干流“黃金水道”的通航條件,有效保障了下游春耕以及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白鶴灘水電站不僅改善了周邊地區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條件,報道顯示,水電站建設高峰期還為當地增加就業約8萬人。

      曾經傍水而居的人們,也因為白鶴灘的建設,住進新家。

    白鶴灘庫區的移民新居。<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 李駿 攝
      白鶴灘庫區的移民新居。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緊鄰白鶴灘水電站的巧家縣人深有感觸。巧家縣水電移民服務中心副主任譚再明感慨:“要不是白鶴灘水電站,巧家再過20年也不會發展成現在這樣?!?/p>

      三峽集團移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劉燦介紹,白鶴灘水電站于2021年3月完成移民搬遷。搬遷后,當地新建居民點實現了水、電、路、通訊、廣播、電視、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學校、衛生院等設施全部配套到位。

      搬遷前,當地群眾普遍居住的是土木、土混、磚木結構的房屋,搬遷后基本改善為框架或磚混結構的住房,新建住房也按照最新抗震等級要求進行了設計。以白鶴灘為例,搬遷前庫區移民住房54%為土混和土木結構房屋,而在安置點,新建的移民房屋基本為框架、框剪結構。原先低矮的土房、磚房成為“過去時”,庫區新建移民房屋面積613萬㎡,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65㎡/人;云南側小高層鱗次櫛比,戶均房屋達到1.3套/戶。

      帶領村民搬遷已有三個年頭的萬吉祥告訴記者,大家的生活結結實實發生了變化?!耙郧百I個東西就要走幾個小時,現在出門臨街就有市場、商店?!?/p>

      他所在的望江社區,共有移民安置房24棟,1511套,安置移民1500戶,3919人。(完)

    【編輯:曹子健】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