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一帶一路”10周年)首席訪談: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一帶一路”貢獻兩大公共產品

    分享到:

    (“一帶一路”10周年)首席訪談: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一帶一路”貢獻兩大公共產品

    2023年10月16日 2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一帶一路”倡議十年,已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

      近萬億美元投資背后意味著什么?中金研究院執行院長吳慧敏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一帶一路”最顯著的成效是帶來對發展模式和國際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和探索,包括增強歐亞內陸地區的連接、提升中國與共建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總量、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和機遇等。

      “‘一帶一路’為國際社會尤其是共建國家提供了基建和規則兩大公共產品,這正是這些國家發展所面臨的突出障礙和制約?!眳腔勖粽f。

      在她看來,基建方面,“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既涉及交通、能源等傳統領域,也有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和新型基礎設施,從工業化和城市化兩個層面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多個國際大通道的建設和運營促進了共建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

      規則方面,“一帶一路”倡議聚合了豐富的合作平臺和機制、在現有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框架下持續推進;同時尊重各國發展階段的差異,形成了多角度的合作倡議。

      吳慧敏認為,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要素稟賦和宏觀經濟特征上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正外部效應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中國的基建產能和積極作為促進了跨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品提供;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得全球貿易條件有利于發展中國家;中國初具規模的創新體系有利于帶動相關國家技術進步等。

      以貿易和投資為例,吳慧敏指出,“一帶一路”切實提升了中國和共建國家的貿易總量、改善了跨境資源配置效率。據海關總署的數據,目前,中國是共建國家中114個國家的前3大貿易伙伴,是6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同時,中國也是74個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地和35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市場。

      她稱,隨著貿易規模增長和貿易往來深化,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由早期進口原材料,逐步拓展至基于與這些國家的產業分工形成產業鏈貿易和制成品貿易。各國潛在市場規模的擴大不僅增加出口需求,也通過競爭改善了自身資源配置效率。

      但也必須認識到,與十年前比,全球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吳慧敏表示,疫后經濟復蘇不平衡,一些長遠的疤痕效應還在顯現,地緣政治、產業鏈調整、綠色轉型等新變局和新約束條件,也對經濟基本面和全球治理機制帶來深遠影響。

      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高水平開放體系是積極呼應、相輔相成的。中國推動高水平開放,尤其是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多個方面,將有助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行穩致遠。比如,通過貿易和產業鏈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深度合作,構建穩定有效的產業集群,更好地促進共同發展。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大寫意”轉向“工筆畫”,精細化發展道路任重道遠。談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未來,吳慧敏提出三方面建議。

      一是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建設,保障倡議推動落實過程中的系統性,加強對共建國家的深入研究。

      二是政企充分互動,政府吸引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同時發揮信息優勢,為企業提供完善的信息平臺和咨詢渠道;企業主動作為,結合自身業務需要積極“走出去”。

      三是注重在當地的社會形象和影響力,以完善透明的機制獲得當地民眾支持,協助改善當地環境和民生。(完)

    【編輯:于曉】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