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氣象局:已向全社會開放100余種氣象數據

    中國氣象局:已向全社會開放100余種氣象數據

      中新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吳濤)“中國氣象局構建了從過去、現在到未來,覆蓋全球、區域、局地的數據產品體系,先后向全社會開放5批12類100余種氣象數據,累積向130多萬用戶提供了13PB氣象數據,支撐20余個行業和領域創新開發應用氣象數據?!?/p>

      在24日舉行的國家數據局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副司長張洪政表示,在豐富氣象數據應用場景方面,中國氣象局在去年遴選了兩批23個“氣象數據要素×”典型案例,深度融入12個行業領域,包括重慶數字防汛、杭州城市韌性規劃、四川地質災害預警、寧波港航調度、廣西蔗糖生產管理等場景。

      國家數據局新聞發布會現場。中新網記者 吳濤 攝

      其中,重慶市沙坪壩區“數字防汛決策指揮系統”通過融合氣象、應急、水利等12個部門數據,構建了流域洪澇、城市積澇數字應用兩種場景,推動防汛決策指揮系統化、智能化和扁平化,能夠提前6天預測到漲水氣象風險、提前1天預測洪峰過境時間及流量。

      張洪政表示,中國氣象局還啟動人工智能氣象預報模型示范計劃,公開發布了12種氣象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包括伏羲、盤古在內等14家大模型使用氣象數據同場競技。據統計,去年“數據要素×”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有超過20%的獲獎項目都融合利用了氣象數據。除氣象服務賽道外,在現代農業、交通運輸等6個賽道,也有諸多企業和科研單位應用了氣象數據。

      在構建氣象數據身份標識體系上,張洪政表示,中國氣象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印發《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服務辦法》,對氣象數據身份標識作了明確要求。氣象數據身份標識能夠支撐數據登記、合規認證、溯源核驗、安全監管等,目前已發放氣象數據身份標識超過90萬張,實現數據流通全生命周期監測,以及數據開發利用各主體的權益保護。(完)

    【編輯:劉湃】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