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端午至 “浙江綠谷”傳統習俗花樣多韻味足

    端午至 “浙江綠谷”傳統習俗花樣多韻味足

      中新網麗水6月10日電(邵燕飛 周健)地處浙江南部的麗水市被譽為“浙江綠谷”,擁有秀美的山水、豐富的特產以及獨特的民俗風情等文旅資源。端午佳節,當地遂昌長粽、龍泉灰堿粽、松陽麥稈扇、麗水薄餅宴、慶元走橋等一系列的傳統習俗,為節日增添了獨特的韻味。

      與一般的粽子不同,遂昌長粽沒有尖銳的棱角,呈圓柱形,長度一般約20厘米至30厘米。因粽身較長,遂昌人喜歡把長粽切段,與家人分著吃,所以長粽也被稱為“分享粽”。

    制作遂昌長粽。遂昌文旅 供圖

      咬上一口,拉絲的糯米中間,梅干菜肉包裹其中,糯米泛著油光,梅干菜的鮮香在舌尖縈繞……每年臨近端午,遂昌家家戶戶便會在家里包好長粽,等著在外的兒女、孫輩回家團聚,一家人分享一根長粽,寓意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龍泉灰堿粽則米質香軟,為琥珀色,入口潤滑細嫩,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養豐富,蘸以蜂蜜或白糖口味更佳。

      據悉,只有用龍泉本地稱為龍鐘的灌木燒灰,做成的粽子才算地道的龍泉灰堿粽。枝葉燒成的灰燼,用山泉水反復過濾,去除雜質,得到灰堿水,加上本地高山糯米浸泡一夜,制作灰堿粽的原料就準備完成了。

    灰堿粽。張有鋼 攝

      包制灰堿粽的粽葉選用原始生態林區中野生闊葉箬葉,其葉片厚薄適中,柔韌性強,清香度高。聞起來有一股草木的芬芳,吃到口中細膩滑爽,妙不可言。

      除了粽子,麗水部分地區在端午節還要吃卷餅。400多年前,當地民婦送卷餅給上陣抵御倭寇的鄉兵以示微薄心意,如今已成刻在骨子里的鄉風民俗、端午節日美食。

      烙好的薄餅俗稱“卷餅皮”,皮薄質白如綿紙,形圓似明月。卷餅里面的美食,除了帶湯、帶刺、帶骨頭的菜之外,無所不包。咬下一口,卷餅皮綿密而勁道,菜料柔軟滑潤,味美而不膩。肉絲潤香,海味鮮香,蔬菜清香,多種滋味合而為一……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端午節處于春夏之際,此時,麥子熟了,農民們收割完之后,田里就有很多麥稈。麗水松陽傳統農耕文化底蘊深厚,用麥稈來做成扇子,用作日常納涼。女兒出嫁后,端午節時娘家送的端午回禮中,都會有兩把麥稈扇。

    麥稈扇。松陽文旅 供圖

      而在麗水慶元,當地還具有極富地域特色的楚民俗孑遺——端午節廊橋走橋。據悉,慶元縣的“走橋”習俗活動是在五月初六,即端午節的第二天進行,其于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非遺。

      “走橋”雖是民間相沿成習的自發性風俗活動,但儀式過程卻十分考究。首先,走橋人要在廊橋中間上香祭拜。隨后,走橋人手持十雙香,肩掛六個粽子,唱著吉祥小調,以邊走邊舞的形式往返橋頭橋尾十個來回,每走兩個來回,從廊橋上往河里各扔一只粽子。

      走完十趟,再到橋下河邊燒香祭拜,并將祭品扔入河中。最后,走橋人回到廊橋上再次燒香祭拜,燃放鞭炮,帶著橋上祭品回家與家人共同分享,意寓子孫興旺、福祿無邊。(完)

    【編輯:劉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