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照見大歷史 電視劇《長安的荔枝》開播
中新網北京6月8日電 (記者 高凱)“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人杜牧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不僅為荔枝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也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日前開播,該劇以“鮮荔枝運轉”為切入點,通過講述一千多年前“職場打工人”的傳奇故事,在其命運起伏中洞察唐代社會的變遷。
在缺乏快捷交通工具和保鮮技術的唐代,將“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的荔枝,從五千余里外的嶺南運送到長安,可謂是“難于上青天”。電視劇《長安的荔枝》以宏大歷史浪潮下小人物的命運嬗變為敘事核心,巧妙地選取“古代職場”視角,生動展現一個小人物如何用智慧和韌性,在看似絕無可能的困境中尋找生機,成功運送鮮荔枝。

將原著7萬字的小說進行影視化改編并非易事,電視劇《長安的荔枝》在保留原著世界格局和大部分情節架構的基礎上,在劇情推進和人物關系塑造上進行了改編。該劇采用雙線并進的敘事方式,在講述李善德運輸鮮荔枝故事的同時,融入鄭平安追查罪證的線索,以已釋出劇情來看,這一安排不僅豐富了劇情層次,也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
除李善德外,劇中各式人物同樣鮮活生動。鄭平安看似油滑世故,實則重情重義,阿彌塔精明能干,阿僮熱情豪爽。而以何有光為代表的官方勢力,則將貪婪、自私、陰險的嘴臉展現得淋漓盡致,成為了李善德完成任務的巨大障礙。眾多復雜的人物關系與多重的情感轉變,編織出一張錯綜復雜的關系網,呈現出一個真實而復雜的人性世界。
以李善德的傳奇工作經歷為主線,電視劇《長安的荔枝》在展現小人物的奮斗與掙扎的同時,也讓觀眾對唐代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有了更為生動深入的認識,劇集開播不久,其中精準呈現的各式唐代美食、服飾、禮節等等細節,便很快吸引觀眾的關注并引發熱議。(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18日 16:23:41
- 2025年07月18日 15:58:17
- 2025年07月18日 14:43:44
- 2025年07月18日 09:12:59
- 2025年07月17日 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