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程玉珍:建立職業種糧農民評定及獎勵機制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程玉珍:建立職業種糧農民評定及獎勵機制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吳瓊)隨著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就業,出現種糧農民數量逐年減少、年齡偏大、總體素質偏低、副業化的趨勢。如何解決“誰來種地”這個問題,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龍泉鎮劉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程玉珍帶來關于建立職業種糧農民評定及獎勵機制的建議。

      近年來,國家逐年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規模,設置獎勵政策,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保護種糧農戶利益。在全力保障18億畝耕地紅線的前提下,核心是解決好“誰來種地”的問題。在各方努力下,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種糧人口持續減少,農村老齡化程度提升,“誰來種地”的問題依然嚴峻。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龍泉鎮劉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程玉珍。受訪者供圖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多年來,程玉珍扎根農村。結合多年農村工作實際,她認為,解決“誰來種地”這個問題,核心是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穩定種糧者隊伍,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為此,程玉珍建議,建立職業種糧農民評定機制。由縣(區)級以上農業部門組織制定職業種糧農民評定辦法,成立專門評定機構,經過系統糧食種植專業技能培訓、考核,對符合條件者頒發初、中、高等相關級別職業種糧農民證書。

      其中,獲初級證書者應具有初中以上學歷、糧食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下;獲中級證書者應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糧食種植面積在50畝至300畝之間,機械化率達80%以上;獲高級證書者應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糧食種植面積在300畝以上,種植管理應主要靠機械化。職業農民主要收入中糧食收入占到一定比例。

      同時,建立職業種糧農民獎勵制度。將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向職業種糧農民傾斜,加大扶持力度,由農業農村部門建立職業種糧農民檔案,實行跟蹤管理,根據當年種糧規模,從農資、農機購置、田間管理、糧食存儲、銷售進行全程服務,實行“誰種補誰、多種多補”,通過跟蹤糧食銷售情況,探索建立糧食生產積分獎勵機制,有效提高種糧效益、種糧積極性。

      堅持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結合。保持現有種糧補貼的普惠性政策不變,讓農民普遍得到實惠;國家在安排新增補貼時,向職業農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傾斜。(完)

    【編輯:胡寒笑】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