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經濟出現重要分化
文/李曉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美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將分別為2.1%和1.5%,比7月時的預測分別高0.3個百分點和0.5個百分點;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將分別為5.0%和4.2%。
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不均
報告稱,當前全球經濟繼續從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中復蘇,但復蘇進程仍然緩慢且不均衡。
IMF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5%放緩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增速均低于3.8%的歷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Gourinchas)認為,當前的全球增速預期仍然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而且增長仍然緩慢且不平衡,且差距不斷擴大?!叭蚪洕诰徛靶?,而不是沖刺?!?/p>
他指出,當前,對于全球經濟的預測越來越符合軟著陸情景,即在經濟活動不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降低通脹。
另據IMF報告,隨著貨幣政策收緊,加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預計全球通脹率將從2022年的8.7%穩步降至2023年的6.9%和2024年的5.8%??傮w來看,大多數國家的通脹形勢預計到2025年才能回到目標水平。
幾家歡樂幾家愁?
IMF提醒,全球經濟正出現重要的分化,一些地區的經濟活動遠遠低于疫情前的預測。
報告稱,相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放緩更為明顯。在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增長前景改善,其消費和投資展現出了韌性;在歐元區,德國2023年經濟增速將錄得-0.5%;IMF將法國今年經濟增速上調0.2個百分點至1.0%,因為法國上半年的工業生產有所追趕,外部需求表現出色。
報告指出,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展現出的韌性也強于預期。
對于大宗商品,報告稱,在氣候和地緣政治沖擊下,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變得更加波動。對于降低通脹而言,這是一個嚴重的風險。
加強多邊合作鞏固增長成果
對于未來的政策走向,報告認為,一旦通脹下行趨勢牢固確立、短期通脹預期下降、通脹開始向目標靠近,各國政府就應逐步下調政策利率,同時繼續承諾維持價格穩定。
報告稱,財政政策需要重建緩沖,措施包括取消能源補貼,同時還應繼續保護脆弱群體。這也將有助于降低通脹。去年,隨著疫情期間采取的多項緊急財政措施被取消,財政和貨幣政策曾朝著同一方向發力,但今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同程度有所下降。美國財政赤字的大幅上升最令人擔憂,因為財政政策不應是順周期的,特別是在通脹周期的當下階段。
報告認為,在經濟增長放緩、利率上升和財政空間縮小的情況下,結構性改革已成為了關鍵。要提高長期經濟增速,可以通過實施一系列謹慎確定次序的結構性改革來實現,特別是那些側重于治理、企業監管和對外部門的改革。


國是直通車精選:
- 2025年05月28日 09:40:01
- 2025年05月28日 09:38:13
- 2025年05月26日 14:15:01
- 2025年05月22日 15:08:50
- 2025年05月19日 15: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