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中國,青年人扛起“硬核”擔當
環球網評:筑夢中國,青年人扛起“硬核”擔當
10月14日晚,“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四川大學舉行?;顒蝇F場,四川大學三星堆考古隊隊長黎海超現場揭秘了三星堆的一個考古新發現:考古人運用X光技術,在“月光寶盒”中發現了焊接技術的證據。這個新發現的緣起,則是三星堆團隊利用X光技術對這件“月光寶盒”進行研究。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萍际侄我踩缤胺糯箸R”“顯微鏡”,使研究者能夠從同樣的文物上捕捉到更多痕跡。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多種先進科技手段與考古研究實踐深度融合,為建設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提供了強勁動力。如今,新一代年輕的考古人已經逐漸扛起了擔子。在三星堆遺址發掘中青銅神探壇、青銅立人像國寶級的器物出土時受損十分嚴重,但黎海超團隊借助最新的三維掃描和3D打印技術就將修復完好的器物活靈活現地呈現了出來。
科技強國,青年人正在行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項目中已經逐漸成長為骨干力量。復興號高鐵設計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8歲,而長三甲系列火箭總體設計團隊平均年齡還不足30歲。根據科技部公布信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占比達80%以上。搶抓戰略機遇,勇立改革潮頭,勇攀科技高峰,新時代十年我國科技事業也已經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不僅僅是科技創新,在工業生產、鄉村振興、保家衛國等方面青年人都扛起了“硬核”擔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人社部會同中央組織部、教育部、財政部等10部門啟動實施第四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共有3.8萬名優秀高校畢業生投身基層支教、支農、支醫,幫扶鄉村振興。以此為縮影,無數個中國青年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的堅守,用奉獻完善高質量發展拼圖,為實現民族復興夢想注入了青春正能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一代一代中國青年接續奮斗?!鞍亚啻喝A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激勵和鼓舞著廣大青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把青春理想、青春奮斗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環球網 甄宏)


理論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5日 13:26:28
- 2025年05月14日 19:09:43
- 2025年05月14日 16:08:59
- 2025年05月13日 19:06:58
- 2025年05月13日 1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