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兩會聲音)守護舌尖安全 代表建議加快形成生豬種業新質生產力

    (兩會聲音)守護舌尖安全 代表建議加快形成生豬種業新質生產力

      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向一鵬)良種是提升生豬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建議,加快形成以種豬育種技術創新為核心,以生豬產業為載體的中國生豬種業新質生產力。

      中國是生豬養殖大國。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生豬出欄72662萬頭,豬肉產量5794萬噸。

      過去近40年,印遇龍一直聚焦生豬養殖,笑稱自己是名“豬倌”。印遇龍介紹,目前中國生豬養殖仍然以引入品種“杜長大”為主,但引入品種豬肉品質普遍不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民眾越來越追求更佳風味和更優品質的豬肉。

      “目前中國優質豬肉市場存在巨大缺口,進行優質豬新品種設計與培育是解決優質豬肉市場供給的關鍵。兼顧產肉量與肉質進行選育是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豬育種的重要方向?!庇∮鳊埍硎?。

      “我國豬基因組選擇技術和配套系培育已具備扎實基礎?!庇∮鳊堈f,建議利用已籌建的金華豬、太湖豬、寧鄉豬、藏香豬和榮昌豬等地方豬優質種質資源庫,構建豬優質設計育種技術體系,將基因組選擇等前沿生物育種技術和常規育種技術結合,培育兼具肉質優秀、性能高產、抗逆抗病特性的優質豬新品種或配套系。

      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優質豬肉生產效率低的產業難題,印遇龍認為,可采用肉質性狀活體表型數據智能采集技術,進行豬性能測定數據數字化,通過整合多組學提高全基因選擇準確性,突破肉質性狀選擇準確率低的問題,解決好產肉效率與肉質之間的難以協同改良等難題。

      印遇龍同時建議,整合國內外多家具備相關研究基礎的科研單位資源,推動生豬育種關鍵共性技術廣泛應用于重大新品種或配套系培育,構建產學研融合的“商業化”育種協同攻關體系。(完)

    【編輯:胡寒笑】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