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甘肅打造河西走廊民族民俗非遺保護傳承展示區

    甘肅打造河西走廊民族民俗非遺保護傳承展示區

      中新網蘭州6月10日電 (記者 馮志軍)建設河西走廊民族民俗文化傳承體驗帶、推動優秀民族民俗文化活態傳承、加強河西走廊優秀民俗文化傳播普及、推動河西走廊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未來幾年,甘肅將打造河西走廊民族民俗非遺保護傳承展示區。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10日舉行《河西走廊國家遺產線路實施方案》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發布以上信息。

    圖為甘肅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民眾表演傳統裕固族歌舞,展示古老民俗。(資料圖)武雪峰 攝

      “未來將開展河西走廊沿線非遺普查工作,擴充非遺資源庫?!备拭C省文旅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王愛萍介紹說,如梳理提煉肅南裕固族、肅北蒙古族、阿克塞哈薩克族和敦煌等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文化形態,指導支持酒泉、張掖積極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指導武威等河西走廊沿線城市高標準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基地建設等。

      河西走廊歷史上是漢、西戎、月氏、匈奴、鮮卑、回鶻、吐蕃、吐谷渾、蒙古等眾多古老民族混居共存、交流融合的主要區域,今天仍為多民族聚居區,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的重要見證地。該走廊造就和滋養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沿線各民族智慧的結晶。

    2023年8月8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第七屆那達慕文化旅游節在甘肅肅北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烏蘭牧騎方陣展示風采。(資料圖)李亞龍 攝

      據統計,目前河西走廊沿線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8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9名,省級非遺工坊23家,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4家,天祝格薩(斯)爾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河西走廊非遺系統性保護呈現勃勃生機。

      未來,在推動優秀民族民俗文化活態傳承方面,甘肅將加大河西寶卷、敦煌曲子戲、蒙古族服飾、裕固族服飾、天祝藏族唐卡等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傳承。同時,指導支持河西走廊各市州開展非遺代表性項目、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非遺工坊等評審認定工作,完善河西走廊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實施研培計劃,加強河西走廊非遺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河西走廊非遺保護傳承水平。

    2024年8月15日晚,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迎來該縣成立70周年慰問演出。圖為演職人員進行演出。(資料圖)李亞龍 攝

      王愛萍表示,甘肅將推動河西走廊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推出絲綢之路非遺主題旅游線路,豐富河西走廊非遺旅游產品業態,推動嘉峪關大漠風雨雕、永昌縣卍字燈俗、景泰刺繡等河西走廊非遺融入旅游空間,促進非遺旅游深度融合,助力河西走廊文旅高質量發展。(完)

    【編輯:張子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