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推動“老建筑變博物館” 解鎖文旅“新密碼”
中新網吉林6月12日電 題:吉林推動“老建筑變博物館” 解鎖文旅“新密碼”
中新網記者 石洪宇
夏日午后,來自非洲馬拉維的圖瓦坐進黃包車,拍下與吉林西站的合影?!拔液孟裾诮洑v一場穿越?!彼S后將合影發到了社交平臺。
車站入口的階梯、門廊、地磚都很有年代感。這個有著“最文藝火車站”之稱的民國時期建筑,目前已成為吉海鐵路博物館,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來打卡。最多時,這里一天便接待近萬人。
上述場景正是吉林省吉林市眾多老建筑解鎖文旅“新密碼”的縮影。當地不斷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老建筑變博物館”成為文物保護利用的有效途徑。截至目前,吉林市開放的文博場館數量逾80家,涉及歷史、藝術、工業遺產等多個領域。

吉林西站始建于20世紀20年代。吉海鐵路博物館工作人員劉宇航介紹,場館的維護和運營都堅持“修舊如舊”。經保護性修繕,復原了月臺、候車大廳、行李寄存處和售票處等歷史場景。
原站長室改造成了時光驛站,非遺漆扇制作、民國風變裝旅拍等業態頗受游客青睞。劉宇航說,最近不僅有年輕人前來打卡、拍攝婚紗照,短劇、綜藝等節目也來取景。
同樣出圈的還有吉林機器制造局舊址。其創辦于1881年,是東北地區最早的近代工業機構。

場館里陳列的清代制鐵、鍛造工具,以及仿制槍械等,吸引很多游客的目光?!皼]想到東北的工業起步這么早?!睆B門游客李勇說。
吉林市官方介紹,當地正按照“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的模式,推動老建筑成為文旅融合的新載體。
在以城市建制歷史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吉林建制博物館里,游客們手捧咖啡,通過查看文件、照片、印章等,了解吉林市乃至吉林省的建制歷程。
據悉,這些老建筑在保留歷史原貌的基礎上,紛紛轉型為兼具復古茶館、休閑餐廳和文創空間等功能的新業態。(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4日 14:25:06
- 2025年07月04日 14:20:24
- 2025年07月04日 11:45:04
- 2025年07月03日 12:07:18
- 2025年07月03日 1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