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揭示白光太陽耀斑產生新機制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揭示白光太陽耀斑產生新機制

      中新網昆明6月13日電(記者 杜瀟瀟)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近日,該天文臺科研人員通過高分辨率觀測手段詳細解析了一次罕見的C9.3級白光太陽耀斑及其對光球層的影響。這項研究不僅挑戰了傳統的白光耀斑產生機制,更為“阿爾芬波”作為能量傳輸機制提供了罕見的觀測支持。

      這項突破性成果由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和研究基地青年副研究員徐喆及合作者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C9.3級太陽白光耀斑的概覽。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 供圖

      2023年9月11日,位于太陽東側邊緣的NOAA活動區13431發生了一次白光耀斑。盡管耀斑能級僅為C9.3級,遠低于通常認為能引發白光發射的M級或X級強度,但卻表現出清晰的白光增強現象。研究人員利用中國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夸父一號”衛星(ASO-S)和“羲和號”衛星(CHASE)等國產先進太陽觀測系統,捕捉到了這一耀斑的精細演化過程。

      研究人員發現在NVST的TiO波段觀測到明顯的白光增強,表現為兩個白光核及其連接的絲狀增亮結構。絲狀增亮與黑子半影的纖維結構一致,表明白光輻射中包含來自深層光球的貢獻。研究人員在白光耀斑核區域發現了突發的光球渦流運動以及磁場強度驟增的現象。這些跡象表明,耀斑釋放的能量可能通過“阿爾芬脈沖波”的形式從日冕快速傳遞至光球層。

      這些突發的光球旋渦可能是阿爾芬波脈沖在太陽大氣中傳播至光球層的表現形式。它不僅導致了局部磁場的增強,也可能協助非熱電子進入太陽大氣的更深層進行加熱,從而產生白光輻射。

    NVST的光球高分辨率觀測展示了白光耀斑足部出現的渦流運動。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 供圖

      通過對ASO-S的硬X射線成像光譜數據分析,研究發現此次耀斑中非熱電子能量普遍低于50keV,這不足以單獨使其穿透到光球層。這一現象進一步支持了“阿爾芬波+電子束協同作用”理論模型。研究團隊估算阿爾芬波傳遞的能量高達10^30erg,可以同時引起非熱電子的加速和光球磁場的增強,這有力地證明了阿爾芬波機制在太陽大氣垂直能量輸運中的潛力。此外,觀測數據顯示耀斑信號在304Å、Hα和TiO波段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延遲,這種層次分明的時間延遲現象也與阿爾芬波傳播所需的時間尺度一致。

      這項研究表明,C級太陽耀斑在特定磁場結構與能量傳輸機制作用下,同樣可以觸發可觀測的白光輻射。這拓寬了人類對白光耀斑形成條件的認知,也為未來構建更完整的太陽耀斑能量傳輸模型提供了堅實的觀測基礎。這項研究成果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自主太陽觀測設備在多波段、高時空分辨研究中的強大能力。(完)

    【編輯:張令旗】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