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物和地震部門攜手為文物防震減災裝上“預警衛士”
中新網巴中6月14日電 (劉忠俊 盧婷 馮薪)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主會場活動現場,四川省文物局與四川省地震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四川文物防震減災工作邁向系統化、協同化的全新階段。

四川,既是歷史底蘊深厚的文物大省,三星堆青銅神樹的神秘、樂山大佛的莊嚴,見證著這片土地的璀璨文明;同時,也是中國大陸主要強震區,加強文物防震減災工作刻不容緩?!懊恳淮蔚卣?,都是對文化遺產的嚴峻考驗?!彼拇ㄊ〉卣鹁窒嚓P負責人稱,將通過統籌規劃,全面提升文物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
據了解,提升文物震災風險防御能力是此次合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優勢互補,二者攜手將為提升文物地震安全水平注入強大動能。雙方計劃繪制《四川省主要活動斷層附近不可移動文物和博物館分布圖》,為文物“體檢”提供科學依據。以三星堆博物館為試點,運用前沿科技實現震前風險感知、震時應急輔助決策、震后安全評估的全流程守護。借助人工智能構建震害評估模型,讓文物震害評估更快速、精準。對于不可移動文物,將深入挖掘其固有抗震性能,在保護修繕中融入抗震加固技術。
在應急響應處置方面,雙方將構建“預警、預案、科普”三位一體防線。在重點地區,推進文物和博物館地震預警場景服務,為文物裝上“預警衛士”;聯合開展應急培訓和科普宣傳,通過科普賽事、小程序推廣等形式,讓防震避險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統籌謀劃上,雙方將文物防震減災工作深度融入“十五五”規劃,并向市(州)延伸,積極爭取資金與政策支持。同時,將其納入省、市兩級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震后,地震局第一時間傳遞地震速報預警、烈度分布等信息,文物局反饋文物抗震性能參數、災損情況等資料,攜手開展科技攻關,共同編織文物安全防護網。
值得關注的是,雙方此前在三星堆博物館地震災害風險評估項目中已有成功合作。該項目整合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憑借“震害模擬智能分析平臺”實現三大技術突破,開創“平災結合”的文物保護新模式。
未來,雙方將以三星堆博物館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試點為突破口,試點應用文物智能減隔震技術,探索珍貴文物本體抗震保護新路徑,全力提升文物震災風險識別、評估與防震抗震能力,全力守護四川文化遺產的安全與傳承。(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6日 17:12:43
- 2025年07月06日 15:24:34
- 2025年07月06日 11:57:33
- 2025年07月06日 10:05:12
- 2025年07月06日 10: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