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說北京城市副中心歷史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
視頻:北京首個“館園一體”考古遺址公園向公眾開放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徐婧)位于北京通州的路縣故城遺址公園14日對公眾試運行開放。有著兩千余年歷史的路縣故城遺址上建成公園和博物館,一座“遺址上的漢風園林”躍然眼前。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下詔“天下縣邑城”,路縣約在此時建城。這座漢城臨河選址,平地起建,達到當時常規縣城的規模。2016年以來,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如今,這處遺址以“考古+博物館+公園”的全新面貌與公眾見面。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服務管理中心負責人王爽介紹,公園秉承“館園一體”運行,打造“考古+博物館+公園”的副中心精品公園?!梆^園一體”運營將博物館的文化展示功能與公園的游園休憩功能有機結合,是區別于其他公園的獨有特點。
遺址公園怎么玩?園內打造了農耕景觀區、考古體驗區、休閑游憩區及遺址展示區,設置15處景觀節點,公眾可看到復原的漢代人制陶、酒肆、食店、茶坊等社會生活場景。公園還將文化傳承與服務功能相結合,打造文化+生態的服務模式,通過科普互動吸引游客,在公園中為公眾提供簡餐、自動售賣、文創產品等配套服務,在綠色生態中形成考古遺址公園氛圍。

考古成果怎么“用”?遺址出土的器物,激發公園在文創開發中的靈感。工作人員選取出土器物進行精細、高審美的復制,設計拓片、瓦當等仿制精品,滿足收藏愛好者的需求;將漢代紋飾、文字等具有美好寓意的元素應用在明信片、裝飾品、冰箱貼中,體驗“漢代人”的生活;面向青少年和家庭設計的考古盲盒等互動產品,將趣味科普寓教于樂。首批百余種文創產品在博物館二層文化長廊、一層商店呈現,方便游客在游覽之余將“路縣記憶”帶回家。

無邊界公園如何保障服務?作為副中心又一座嶄新的無界公園,公園6座生態衛生間24小時開放,并承諾基礎保障不斷檔,衛生紙、洗手液等消耗品每日“不斷供”;公園關注女性游客需求,4個位于核心游覽區的生態廁所旁均設有自動販賣機,并常備衛生用品;通過對來園游客構成的了解,公園在設計基礎上進行適當適老化改造,全園道路平整通暢,輪椅、助行器可無障礙通行,并在不影響景觀的情況下顯著增加休憩座椅的數量和分布密度,供老年人疲憊時休息。
未來,公園的文化傳播功能還將不斷延伸。王爽說,遺址公園將構筑一個多層次、覆蓋廣、有深度的文化交流生態,服務不同市民游客群體。公園將打造核心文化交流品牌,定期邀請文化學者、歷史專家、考古權威、藝術大家等嘉賓來到講堂,在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對話,通過官方渠道提前發布預告、開通預約通道,免費向市民游客開放,著力打造副中心乃至北京地區具有影響力的文化IP。(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6日 17:12:43
- 2025年07月06日 15:24:34
- 2025年07月06日 11:57:33
- 2025年07月06日 10:05:12
- 2025年07月06日 10: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