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抗戰勝利80周年)訪新北蘆洲李宅 憶臺灣抗日將領李友邦一生志業

    (抗戰勝利80周年)訪新北蘆洲李宅 憶臺灣抗日將領李友邦一生志業

      中新社新北6月15日電 題:訪新北蘆洲李宅 憶臺灣抗日將領李友邦一生志業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臺灣新北市蘆洲區,一座紅磚砌筑、綠意環繞的傳統古厝靜靜佇立。在門口寫有“復疆”二字的雕塑前,一位白發老人向記者娓娓道來:“我父親一生的愿望就是光復臺灣,他抗日的最大心愿,就是讓臺灣回歸祖國?!?/p>

      這位老人名叫李力群,生于1945年,恰與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同齡”。他的父親,是臺灣著名抗日將領——李友邦。

    圖中古厝為位于臺灣新北市的蘆洲李宅,也是臺灣著名抗日將領李友邦的故居。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從“復疆”二字讀懂一生志業

      李友邦1906年出生于臺灣,祖籍福建同安,其家族在清乾隆年間渡海來臺。1895年前后,李氏家族在現今的新北市蘆洲區興建祖厝,特別聘請大陸匠師依中原合院格局營造,于1903年落成。歷經多次修繕,如今蘆洲李宅保存完好,紅磚建筑與一方清池交相輝映,古樸中透著靜謐。

      “父親自幼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崩盍θ罕硎?,家中長輩曾回憶,李友邦9歲時在學校與日本同學爭執、對方辱罵他“清國奴”,他反駁,如果今天是在大陸的話,你罵這句話,早就被趕走了!結果被日本老師狠狠打了一耳光。這一耳光,更加激發了李友邦心中的抗日念頭。

      成年后,李友邦赴大陸投考黃埔軍校,立志投身抗日救國事業。李力群表示,當時李氏家族已是當地望族,家境富裕,李友邦毅然投身大陸,是因為不愿做“二等國民”。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李友邦提出“保衛祖國,收復臺灣”的口號,積極組織臺灣青年參加抗戰。其后,他在浙江金華籌組臺灣義勇隊與臺灣少年團,并在金華、衢州等地設立醫院,為前線軍民提供支援與服務。

      李力群介紹,臺灣當時處于日本殖民統治之下,但仍有如父親李友邦一樣的志士,不屈不撓地參與抗戰,展現深厚的愛鄉愛國情懷。

    圖為臺灣著名抗日將領李友邦之子李力群為記者介紹父親生平。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臺灣民眾抗日歷史不該被遺忘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李友邦得償夙愿,攜妻嚴秀峰返臺。然而,1950年,嚴秀峰被特務機關以“參加中共組織”的罪名逮捕判刑。隔年,李友邦也被捕,并于1952年被秘密執行死刑。

      “如果我們為國為民,則其身雖死,而精神仍永存世間,萬古長新,反之,即生亦無意義?!边@句李友邦生前所言,李力群至今銘記在心。在他看來,這是父親一生的寫照,也是他最想傳達給年輕人的話。

      歲月流轉,世事變遷,但李力群始終未曾放棄對父親精神遺產的守護。如今,他擔任蘆洲李宅古跡維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致力推動古宅活化與抗日歷史傳承。在他推動下,蘆洲李宅常舉辦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不少民眾與游客參與。

      “現在很多臺灣年輕人,對‘抗日’二字已經感到陌生,這是讓我很遺憾的一件事?!崩盍θ禾寡?,目前的教育環境讓年輕人的歷史教育有所缺失。

      采訪接近尾聲時,李力群輕聲哼唱起《臺灣義勇隊隊歌》:“我們是抗日的義勇軍,是臺灣民族解放的先鋒隊,要把日寇驅逐出祖國,要把他在臺灣的鐐鎖打碎!”

      在抗戰勝利、臺灣光復80周年之際,李力群希望有更多人銘記:臺灣民眾也曾奮勇抗日,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歷史不應被遺忘,信念不該被磨滅。(完)

    【編輯:劉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