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跨國尋訪馬林檔案 民革黨員馬銘德追憶往事
中新網上海6月8日電 題:親歷跨國尋訪馬林檔案 民革黨員馬銘德追憶往事
作者 范宇斌
今年適逢民革上海市委會成立70周年。近日,民革黨員、民革上海市委會聯絡部原部長馬銘德接受中新網專訪,講述其親歷的兩件往事——跨國尋訪馬林檔案、尋找馬相伯遺骸。

跨國尋訪馬林檔案
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荷蘭人)是中共創建及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關鍵人物。2008年,中共一大紀念館委托學者李玉貞赴荷蘭搜集史料,上海民革以上海中山學社名義組團協助。
馬銘德隨團訪問馬林后人。馬林外孫女艾倫展示了馬林遺物。馬銘德回憶,有兩件物品令人印象深刻:一件是馬林葬禮上的挽聯,另一件是馬林在法西斯監獄中所佩戴的囚號?!鞍瑐惛嬖V我們,這是他們后人珍貴的傳家寶?!?/p>
馬銘德一行還拜訪了馬林女兒西瑪。西瑪展示了中共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羅章龍送給她的禮物——菊花硯。這是羅章龍1922年在馬林籌建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時所使用的硯臺,是羅章龍和馬林曾經一起工作的見證物。后來,這方硯臺收藏于中共一大紀念館。
在荷蘭皇家科學院社會歷史研究所,馬銘德一行查閱馬林檔案,包括馬林出入孫中山大本營的胸標等。馬銘德回憶,所長許柯爾博士接待他們時表示,對馬林的研究,是荷蘭與中國交往史上一個極有意義的課題。
2009年,民革上海市委會、荷蘭皇家科學院社會歷史研究所、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共一大紀念館在上海共同主辦“馬林與中國”文獻圖片展,引發熱烈反響。馬銘德表示,這位杰出的國際友人值得中國人銘記。
尋找馬相伯遺骸
馬相伯是政治活動家、教育家,是震旦學院、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的創辦人,是輔仁大學的創辦人之一,也是近代中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父。1939年在越南諒山去世,1952年歸葬上海息焉公墓,后因墓地被毀,遺骨下落不明。
1984年,在民革上海市委會原副主委李贛駒提議下,上海民革受托尋找馬相伯遺骸,擬遷葬宋慶齡陵園。
馬銘德回憶,他們找到息焉公墓退休工人李通海,根據其指引,在墓址處發現四塊骨頭及紅綢緞殘片,未見棺木。經馬相伯孫女馬玉章確認,紅綢為其祖父入殮時所穿長袍。經過原上海第二醫學院專家鑒定,其中三塊骨頭符合馬相伯特征,另一塊為狼骨——因墓地被毀后,該地劃入上海動物園,動物遺骸混入其中。
1984年,上海舉行隆重遷葬儀式,馬相伯終安息于宋園名人墓區。此后,上海民革還協助謝晉元、顏惠慶、黎仲實等名人墓歸葬。(完)


精選:
- 2025年07月13日 10:58:40
- 2025年07月11日 14:27:02
- 2025年07月09日 19:31:49
- 2025年07月08日 20:30:23
- 2025年07月08日 19: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