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通史》到兩岸共鳴:《閩臺會客廳》開啟深度交流新平臺
中新網福州6月11日電 題:從《臺灣通史》到兩岸共鳴:《閩臺會客廳》開啟深度交流新平臺
作者 葉秋云 劉深魁
“《閩臺會客廳》節目以兩岸歷史文化為紐帶,講好新時代的兩岸故事、閩臺故事,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是探索兩岸融合之路的有益嘗試?!?1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原副院長鄧孔昭在福建福州如是表示。
當天,《閩臺會客廳》節目發布活動在福州舉行?!堕}臺會客廳》第一期節目《歷史真相指南:臺灣人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去?》于活動當天正式發布并上線。

這期節目邀請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原副院長鄧孔昭、臺灣師范大學退休教授潘朝陽、臺北故宮博物院前研究員林天人三位專家,圍繞《臺灣通史》(譯注本)在兩岸出版并引起廣泛關注這一熱點事件展開深入對話,探討兩岸共享史料、共寫史書的時代價值。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在臺灣推行“去中國化”的教育,導致許多島內青年不知道臺灣真實的歷史,認知混亂。林天人在節目中強調,不要說全本《臺灣通史》,單一篇《臺灣通史序》就明確告訴大家:臺灣是屬于中國的!臺灣學子只要讀了這篇文章,讀進心里面,就會受連橫的愛國思想所感染。
2017年,這篇《臺灣通史序》被移出臺灣語文課本,林天人對此悲憤不已。連橫的曾孫女連惠心也為此多方呼吁,希望還原歷史的真相,把中國歷史完整交給臺灣下一代。
這不僅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吶喊,更是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陳秋平表示:“我們深知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文化是最堅韌的紐帶?!?/p>
自2021年3月起,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組織閩臺兩地多所高校20余位專家學者,歷經3年完成《臺灣通史》的白話文譯注工作。目前,《臺灣通史》(譯注本)簡體版和繁體版已分別在大陸和臺灣出版發行,其學術價值獲得認可,被臺灣700多家文獻機構和圖書館收藏。
潘朝陽認為,在兩岸通力合作之下,完成《臺灣通史》的白話文譯注工作,這個在史冊上會留下厚重的一筆?!芭_灣年輕人透過《臺灣通史》(譯注本),能夠學到真實完整的臺灣歷史,這個太重要、太有意義了?!?/p>
從《臺灣通史》到兩岸共鳴,由福建日報社與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聯合打造的全媒體訪談節目——《閩臺會客廳》,聚焦兩岸歷史、文化、經貿、社會等領域的融合議題,致力于搭建兩岸深度交流與思想碰撞的平臺。陳秋平表示,該節目將通過“會客”形式,邀請兩岸各界人士進行深入交流。
在活動現場,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蔣佩琪觀看首期節目后說:“福建與臺灣歷史文化一脈相承,兩地之間有著說不完的故事、訴不盡的親情、挖掘不盡的創作富礦,島內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喜歡看、喜歡聽這樣的故事和節目,他們觀看這樣的節目可以加深對福建和大陸的了解?!彼€計劃將節目分享給更多在臺灣島內的朋友、臺胞和臺青。(完)


精選:
- 2025年07月13日 10:58:40
- 2025年07月11日 14:27:02
- 2025年07月09日 19:31:49
- 2025年07月08日 20:30:23
- 2025年07月08日 19: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