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飯圈窺私”破界蔓延
關末
“于賽場上,我是運動員;在賽場外,我也是普通人,希望大家能尊重彼此的隱私,保持距離,給我一些喘息的私人空間?!苯?,乒乓球運動員王楚欽在機場怒懟跟拍者的視頻在網上熱傳,事后其發文回應,希望抵制代拍等行為。
一直以來,很多人一提到追星,就想到要控評打榜、線下應援,連靠成績說話的運動員們也沒能逃過這個怪圈。而在飯圈文化逐漸“進化”之下,公眾人物愈發被當作滿足私欲的出口。有人購買航班信息在機場瘋狂追堵,有人提前蹲點入住賓館還要半夜敲門,連偶像結婚、離婚,周邊相關人等也免不了被“扒個底兒掉”……當娛樂圈所特有的“私生”行為,在各個領域蔓延開來,“離我遠點兒行么”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心聲。
近乎病態的窺私欲從何而來?很多粉絲將明星當成了某種情感寄托,并期待其能按自己的預設想象來生活。正如哲學家薩特所言,“當接觸是不可能的情況下,窺視的欲望就占了上風?!贝送?,資本有意無意的誘導攛掇,也衍生出了所謂“職業大粉”。他們通過攫取明星隱私提升自己的粉圈地位,甚至可以靠“獨家信息”賺上一筆。本能膨脹與利益誘惑的雙重作用下,本因共同愛好走到一起的趣緣群體,便時常呈現出一種非理性的集體狂歡。
運動員也好,娛樂明星也罷,公眾人物的隱私也是隱私。種種越界行為影響公共秩序,還可能觸犯法律。更重要的是,動輒“人肉”“扒皮”、跟蹤偷拍絕非一句“不理智”就能評價。一旦公眾對此降低了心理閾值,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在不經意間成為下一個“楚門”。這些年,相關部門持續開展“清朗”行動,從線上線下入手規范各主體行為。但從本質上看,偶像與粉絲的關系,才是飯圈行為產生的重要基點。各領域明星自帶關注度,要有更多清醒的發言、堅決的表態,對粉圈做出正確的價值引導。于粉絲而言,熱愛崇拜當然可以,學習效仿值得鼓勵。但不沉湎于幻想,也不盲從于行動,才能從中發現更好的自我,這份感情也才會更加純粹。(北京日報)


體育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21日 09:35:51
- 2025年05月21日 07:38:01
- 2025年05月21日 01:04:15
- 2025年05月20日 17:04:58
- 2025年05月20日 0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