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紅:讓城市潮起來、酷起來 吸引年輕人“流量”變“留量”
中新網北京7月27日電 (李金磊 宮宏宇)隨著淄博、重慶等一批城市在海外“火出圈”,中國別具一格的城市文化也受到外國觀眾特別是“千禧一代”的關注和喜愛,并成為突破西方政治化敘事、傳遞真實中國形象的窗口。
中國城市為何能“揚帆出?!??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導劉江紅近日在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中表示,中國城市吸引外國人,通常得益于其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美食文化以及城市特色。其中,城市特色尤為重要。
比如,位于太行山山脈的中國林州,憑借獨特的地貌成為國際翼裝飛行友人的聚集地。同時,目前很多旅游城市都通過短視頻推廣自己。短視頻成為幫助旅游目的地出圈的常見形式。
“現在通過短視頻等新形式走向海外的中國文化主要有五類”,劉江紅指出,一是日常的文化娛樂?,F在外國友人對中國的了解很多還是通過長城、熊貓這類經典的形象,以及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麻將和武術等等。二是影視、文學作品。比如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作品,受到許多外國文學愛好者的喜愛。三是“中國風”文創。例如被熱議的“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漢服的一種),還有很多已經融入衣食住行的文創產品。四是網絡原生的文化產品。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游戲《原神》目前已經在150多個國家上線,在海外很受歡迎。五是網絡文化。例如非遺“紙翻花”,通過外國博主的rap配音走紅海外社交媒體。
此外,中國城市走紅海外,從根本上來看,離不開城市活力的迸發。劉江紅表示,青年群體是城市活力的源泉之一。青年人能夠為城市經濟發展、產業創新、社區治理以及品質提升貢獻力量。
“以前,城市建設更多強調‘青年友好型城市’,現在則強調‘青年發展型城市’,從友好到發展的變化,體現了要讓青年人從城市流動的‘流量’變成留下來的‘留量’”,劉江紅提到。她進一步指出,目前,已有許多城市通過打造青年文化園區、改善綠化環境、加強國際化建設等方式豐富年輕人的生活,吸引年輕人在城市中安居樂業。
在劉江紅看來,未來還要加強城市文化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讓城市“潮”起來,“酷”起來。同時,要關注小城市的文化建設,調動多方力量協力滿足青年的文化需求。(完)

- 專題:東西問·中外對話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21日 12:32:52
- 2025年05月21日 11:16:07
- 2025年05月21日 10:21:42
- 2025年05月21日 09:42:21
- 2025年05月20日 22: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