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龍江行,習近平足跡顯深意
(近觀中國)再度龍江行,習近平足跡顯深意
中新社北京9月9日電 題:再度龍江行,習近平足跡顯深意
中新社記者 黃鈺欽
9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他深入林場、鄉村、高校等進行調研,前往災后恢復重建現場看望慰問受災群眾。7日下午,習近平在哈爾濱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時隔5年,再次踏上黑龍江這片廣袤的黑土地,“高質量發展”成為習近平此行關注的一大重點。今年以來,從廣東到內蒙古,從江蘇到四川,習近平在國內考察中反復提及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如今,透過習近平黑龍江之行的足跡,中國謀劃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更清晰可見。

進林場、到村落看生態
實地察看生態保護情況,多次成為習近平國內考察行程中的“必選項”,此次黑龍江之行也不例外。
位于大興安嶺山脈北麓的漠河市,是習近平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在漠河林場自然林區,習近平指出,“要堅持造林與護林并重,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隨后,習近平來到中國大陸最北端的邊境臨江村落北極村。在北極村,習近平表示,要樹立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的理念。
如何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作為中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黑龍江的高質量發展繞不開這一關鍵問題。早在2016年,習近平考察黑龍江的首站,就選在素有“紅松故鄉”之稱的伊春。彼時,習近平明確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
此次習近平考察中走進漠河林場和北極村,同樣具有特殊意義。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后,大興安嶺林區和北極村多方求變,積極探索高質量轉型發展道路。近10年過去,無論是林區民眾,還是北極村村民,都通過轉變發展路子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對于不同地區如何進行高質量發展,習近平曾點明“因地制宜”這一關鍵。他指出,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此,有評論稱,“因北而貧”到“因北而興”的轉變正是因地制宜的結果,也展現出高質量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

訪災區、進農戶察民生
前些日子,一場超強臺風登陸北上,嚴重洪澇災害侵襲京津冀和東北,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當前,受災地區已重點轉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
習近平時時牽掛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和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問題。這次到黑龍江考察,習近平惦記著到災情嚴重的村子去看一看。7日上午,他乘車來到受災較重的哈爾濱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察看水稻受災和水毀房屋重建情況。
從“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到“抓緊修復受損房屋”,從“最大程度減少農業因災損失”,到“確保受災群眾安心安全”,習近平在實地考察中提出一項項具體要求。
就在半個多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在7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進一步提出,切實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確保災區學生有學上,盡快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有分析認為,這次赴黑龍江實地考察,習近平重點調研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是一次再部署、再動員、再督導。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以“四個必須”點題“高質量發展”,其中之一就是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強調,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黑龍江之行中,習近平特地對地方黨委和政府提出要求,強調要把“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大小事情考慮得更細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絲紕漏”。

專題會再部署東北振興
“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日下午,習近平在哈爾濱主持召開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東北全面振興進行再部署。
事實上,無論是之前在東北三省考察,還是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習近平對于東北振興尤其強調“全面”二字。外界注意到,此次的座談會名字即為“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有評論稱,新時代推進東北的全面振興契合高質量發展方方面面的要求。
習近平曾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從科技創新到糧食安全,從文化旅游到向北開放,習近平對東北全面振興的要求在此次黑龍江考察中也得以體現。
例如,在科技創新方面,習近平專程考察哈爾濱工程大學,并在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
又如,東北三省均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習近平要求,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
再如,擁有漫長邊境線的東北,是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對此,習近平提出,要增強前沿意識、開放意識,加強與東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聯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在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
“高質量發展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更不是局限于經濟領域”,在外界看來,理解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力度,東北振興是重要的觀察窗口。正如習近平所言,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外界認為,東北振興在“全面”上發力,正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也或將成為觀察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關鍵點。(完)

- 專題:近觀中國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22日 11:19:39
- 2025年05月22日 11:06:20
- 2025年05月22日 08:35:50
- 2025年05月21日 21:08:48
- 2025年05月21日 12: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