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yuu6c"></option>
  • 中新網評:種植牙市場亂象頻發 監管的牙齒該硬起來

    中新網評:種植牙市場亂象頻發 監管的牙齒該硬起來

      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梁小燕 韋香惠)9月20日是第36個“全國愛牙日”。中新網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口腔醫療機構通過低價廣告吸引患者到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通過增加服務項目、捆綁消費等方式,不斷抬高治療費用“套路”消費者,一些社交媒體平臺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幫兇”角色。

      “報價8500元術后變2萬”低價引流獲客、再高價收割,“墻內損失墻外補”成為不少機構的“獲利野路”;“壞一顆牙被拔29顆”,壞牙、病牙全拔,甚至哄著拔好牙,一些口腔機構為利益罔顧患者健康、進行過度醫療;“免費檢查”“上午種牙下午吃肉”等虛假宣傳更是游走在法律邊緣。

      當前,隨著種植牙集采落地,曾經上萬元一顆的種植牙價格大幅下降。然而,政策惠民的同時,一些無良機構卻動起“歪心思”。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關于口腔機構的行政處罰文書超1500篇,其中大多涉及夸大宣傳、虛假宣傳以及價格欺詐。

      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上半年,口腔醫療機構涉行政處罰就超過200起。近日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的一批民生領域案件中,北京中諾口腔醫院因線上虛假宣傳被罰款35萬元。中新網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該院已被行政處罰8次。

      由于醫療服務專業性強,存在高度信息差,普通消費者通常只能靠專業人士提供信息指導,而種植牙市場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多,定價自由度較高,再加口腔醫療服務內容復雜、難度差異大,無形中給了一些機構“鉆空子”的機會。

      “針尖大的窟窿,漏過斗大的風”。面對亂象頻發的種植牙市場,監管的牙齒該硬起來,把關口把實、把嚴。

      中新網記者還在調查中發現,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充斥著口腔醫療機構“套路”消費者的廣告信息,儼然成為一些不法口腔醫療機構誘導欺騙消費者的“幫兇”。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平臺在技術層面進行治理并不難,例如通過內容過濾器、AI算法、分類器和人工審核相組合的方式,對相關廣告內容進行審核管理。為何口腔醫療機構虛假信息仍然充斥平臺?無非一個“利”字。

      市場監管部門也不應拘囿于對已暴露問題的懲治,而應加強源頭治理,從價格調控、行業標準、廣告宣傳等多角度規范,推動種植牙市場價格的透明化,進一步成為市場的“聽診器”。

      更重要的是,醫療機構應擔起責任,從自身做起,守住醫德,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切莫讓政策紅利成了牟利工具,寒了老百姓的心。

      把好監管關,絕非淺嘗輒止的“表面文章”,而應下大力氣,建立長效治理機制,推行口腔種植收費綜合治理,實現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治理的常態化。(完)

    【編輯:付子豪】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_老肥女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_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_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 <option id="yuu6c"></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