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慶義:中國仍掌握應對全球產業鏈重構的主動性
產業鏈具有外部性的特征,中美之間的競爭會影響到產業鏈上的其他國家。為避免外部性風險,中美可以合作,一是中美管控供應鏈安全問題,二是中美合作應對產業鏈風險。
許海東:車企需構建整體生態,提升“雙鏈”的穩定和安全
汽車制造企業應當起到牽頭作用,與零部件供應企業通過構建整體生態的方式,不斷提升“雙鏈”穩定和安全水平。
中國從東南亞國家的出口當中實際上間接獲得了更多的增加值?!斑@些積極變化體現了中國與東盟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這種經貿關系是互利共贏的?!?/p>
彭文生:高質量發展為何要兼顧產業鏈的效率和安全?
經歷40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高速增長后,中國在全球產業鏈扮演著關鍵角色,現在也遇到新挑戰,高質量發展要求兼顧產業鏈的效率和安全。
告別“野蠻生長期” 中國手機工廠如何迎接供應鏈大考?
守正創新強鏈補鏈 國企著眼全球培育支柱產業
王一鳴: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和重塑,我們也要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的新機遇。
鋰礦爭奪戰白熱化:上市公司花式布局 海外投資仍存風險
如同新能源車轉型不是一蹴而就,鋰資源的布局也需要沉淀。
新的窗口發展期到來,供應鏈如何鏈接新可能?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全球供應鏈物流體系的調整提供了有利機遇。